顾曼璐:那些为娘家付出过多的女人,大多不幸福

顾曼璐:那些为娘家付出过多的女人,大多不幸福

2020-12-26    10'50''

主播: wxlz(晚馨读书会)

83 0

介绍:
顾曼璐:那些为娘家付出过多的女人,大多不幸福 文 | 林希言·主播丨王霞 十点签约作者 张爱玲笔下的世界,道尽了世事沧桑与人性悲凉。 在她的小说《半生缘》里,曼璐阴狠恶毒,不惜设计陷害妹妹曼桢,亲手拆散了曼桢与世钧的恋情。 而曼璐自己,也年纪轻轻就暴毙身亡。 曼璐这一生,就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 她曾为家人付出所有,却得不到一句“谢谢”; 她曾幻想婚后过上幸福生活,却所嫁非良人。 她表面光鲜的背后,实则千疮百孔。 生活中的委屈日积月累,不断吞噬着她的心,让她走上了报复之路。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曼璐是家中长女,出落得亭亭玉立。 她们一家上下,全靠父亲微薄的薪资度日。 不幸的是,曼璐中学还没毕业,父亲就撒手人寰。 这让原本困顿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曼璐只能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养家的重担。 对她而言,美貌是变现的捷径。 无奈之下,她成了舞女,整日浓妆艳抹,穿梭在风月场所。 她的旗袍上,腰际时常留下淡黑色的手印,那是跳舞时人家手汗印上去的。 曼璐顶着人们异样的眼光负重前行,换来全家老小7口人的岁月静好。  可是,她的付出却得不到家人的认可。 因为曼璐的舞女身份,弟弟在学校抬不起头来,心里恨极了她,对她恶语相向。 母亲见状,不仅不斥责弟弟,反而袒护着他。 祖母也常年不和曼璐说话,认为她丢了顾家的脸面。 唯一体贴曼璐的,是妹妹曼桢,可当世钧的父亲认出曼桢像上海滩的一个舞女时,曼桢潜意识竟希望“姐姐死了”。 顾家上下所有人,都把曼璐的牺牲当作理所当然,把她当作呼之即来的摇钱树,却忘记曼璐也曾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女。 何况,舞女是个吃青春饭的行当,随着年龄日益增长,曼璐的姿色每况愈下,接待的客人质量也在走下坡路,菲娜甚至当面抢她的客人。 纵然曼璐心有不甘,却只能忍气吞声。 在外,曼璐不得不看客人的脸色行事。 在家,曼璐还要面对家人的“嫌弃”。 长此以往,难免觉得委屈,心态有些失衡, 正如周国平所说:“凡正常人,都兼有疼人和被人疼两种需要。在相爱者之间,如果这两种需要不能同时在对方身上获得满足,便潜伏着危机。” 人们只看到曼璐强势彪悍的一面,却不知道她做舞女时被欺负过多少回,也不知道她背地里流过多少泪。  她为家里付出太多,却从来没有被尊重过,也没有被呵护过。 她的内心,自始至终是凄凉的。  婚姻是爱情的佳酿 不是物质的枷锁 一天深夜,曼璐回来晚了,边吃宵夜边跟母亲聊天。 母亲一开口,就催她结婚:“你年纪也有这样大了,干这一行是没办法,还能做一辈子吗?自己也得有个打算呀!” 听了这话,曼璐生气地说:“我还不是过一天是一天。我要是往前看这,我也就不要活了!” 在曼璐看来,母亲是在嫌弃自己,于是愈发不耐烦,说道:“他们都大了,用不着我了,就嫌我丢脸了是不是?所以又想我嫁人!这时候叫我嫁人,叫我嫁给谁呢?” 年少时,曼璐有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名叫张豫瑾。 两人已经订过婚,一直通信,也常常见面。但因为曼璐家中突然遭遇变故,她做了舞女后,主动提出解除婚约。 对曼璐而言,张豫瑾是那抹可望不可即的白月光。 其实曼璐自己也知道,她的身份在家里着实尴尬。 结婚,成了她改变现状的唯一途径。 可环顾四周,欢场邂逅的男人,又怎能托付终生呢? 没想到,两个星期后,就传出曼璐要嫁人的消息。 她要嫁的人是祝鸿才,他在乡下有老婆,但从来不回去,一个人住在上海。  祝鸿才眼睛小小的,不笑时像老鼠,笑起来像猫。 嫁了这样一个面目可憎的丈夫,曼璐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然而,这又是她不得不的选择,至少她是拿得住他的。 可惜,祝鸿才并非良人。 结婚后,祝鸿才靠做生意发了小财,脾气也随之大变,整天花天酒地,留曼璐独守空房。用曼璐的话来说,是“还没发财,先发神经了”,两人经常吵架。 祝鸿才无情无义,置她的生死于不顾。曼璐生病时,祝鸿才打来电话,但丝毫不提曼璐,只问:“我买了台冰箱,送来了没有?”没等曼璐说完话,他就挂断了电话。 看护来给曼璐打针时,祝鸿才毫不避讳,当众数落起曼璐的病,曼璐心里委屈,只能假装没听到。 曼璐本以为结婚后就会幸福,没想到生活反而更凄惨。 眼看自己年老色衰,婚姻大厦摇摇欲坠。 她想生个孩子抓住祝鸿才的心,但先前的流产经历,让她再也无法再孕。 曼璐不禁愁上心头,觉得前途茫茫,不堪设想。  人生实苦,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能拯救女人的,从来都不是男人。 当你带着目的走进婚姻时,也就为这段婚姻埋下了定时炸弹。 婚姻,不是走投无路时的避难所,而是两情相悦时的承诺。 唯有独立自爱,才能赢得另一半的尊重。  女人的戾气 多半是生活亏欠出来的 曼璐虽然婚姻不幸,但在娘家人眼里,她俨然嫁了一个金龟婿,生活优渥富足。 而曼璐也刻意维持着表面的体面,总是不忘给母亲塞钱,偷偷贴补娘家。 和张豫瑾的恋情,是曼璐记忆中为数不多的亮色,陪她熬过一个个难眠之夜。 曼璐听说张豫瑾做到了医院院长,但至今仍未娶亲,她明知自己和他不可能重归于好,但心里仍然觉得十分宽慰。 有一次,医院里要添办一点东西,张豫瑾来到上海,他顺路看望曼璐一家,留宿在这里。 曼桢从前不懂事,担心张豫瑾抢走姐姐,曾捉弄过他,明知他不吃辣,偏在他的碗底抹上辣酱。 这次见面后,曼桢心有愧意,对他格外照顾。 这份关怀,却让张豫瑾误以为曼桢喜欢自己,他也对曼桢流露出好感。 得知张豫瑾的“背叛”后,曼璐又气又恼:“凭什么曼桢年轻有前途,自己却白白葬送了一生?”  曼璐用做舞女赚的钱,供曼桢读大学。 她用自己的牺牲,成就了曼桢的美好。 她希望曼桢遇见一个合适的人,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 可曼桢偏偏要和自己的初恋张豫瑾暧昧,夺走她生命中最后那点美好。 凭什么一母同胞的姐妹二人,一个沦落风尘,一个长成大家闺秀?曼璐心有不甘。 更让曼璐气愤的是,她的祖母和妈妈,都想撮合曼桢和张豫瑾,报答他十年未娶的心意。 母亲和她说话的口吻,似乎是长辈之间在讨论下一代的婚事,她已经没有妒忌的权利了。 张豫瑾临走时,在房间里收拾行李。 曼璐特意穿着她的紫色旗袍去送别,她本想一诉衷肠,张豫瑾却微笑着说:“人总要变的,我也变了......想想从前的事,非常幼稚可笑。” 一句轻描淡写,抹掉了两人的所有过往。 张豫瑾走后,曼璐泪如雨下,她心想:“不想想从前,我都是为了谁,出卖了我的青春。要不是为了他们,我早和豫瑾结婚了。我真傻。” 嫉妒的火苗越烧越旺,自此,曼璐对曼桢恨入骨髓。 曼璐知道祝鸿才觊觎曼桢的美貌,索性谎称病重,哄骗曼桢前来探望,然后设下圈套,让祝鸿才糟蹋了曼桢,还把曼桢囚禁在家,胁迫她生下孩子。 曼璐的疯狂,毁了曼桢的一生。 而她的戾气,也是生活亏欠出来的。  曼璐深爱着家人,曾主动辍学赚钱养家,可当这份付出被视作理所当然时,她又开始怨恨。 曼桢和张豫瑾的闹剧,不过是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份报复是她对命运决绝的反抗。 不因爱而生恨,是我们一辈子的修炼。  别付出太多 留点爱给自己 年少时,不理解曼璐的委屈,只恨她的恶毒。 长大后,方才读懂她的不易,以及她的脆弱。 曼璐的悲剧人生,给所有“懂事”的女人提了一个醒:一味为家人付出,很有可能是害人害己。 曼璐主动辍学、分手,为原生家庭付出了很多,可这种付出感也吞噬了她,让亲情变了味。 一个人,唯有好好关爱自己,才能用心关爱他人。 千万别付出太多,也别过度牺牲。 生命苦短,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留几分爱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