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我承认父母说得对:买房要趁早,考公务员挺香,挑男人要看家境。
本文作者:甘北
主播丨王霞
首发公众号:甘北
这篇文章,源于我四岁孩子的一段话。我妈叫他睡觉,他不肯睡。我妈说:这是为你好,早睡才能长高高。他反驳道:外婆,你这不是为我好。我想吃糖就给我吃糖,想买玩具就给我买玩具,想看手机就给我看手机,我想要什么就给我什么,这才是真正为我好。我妈复述给我听,竟令我感慨良多。四岁孩童的话固然有口无心,但关于“为你好”这个话题,我想认真地跟大家探讨一番。愿意理性探讨,平静、温和地交换观点,可以往下看。如果一开始就是抱着吵架心态来的,建议不要看了,成年人的世界从来都是相互的,你看我像**,我看你也一定像**,**和**就不要相互为难了。

跟大部分子女一样,在敏感的青春期里,我很讨厌父母那句“为你好”。我爸就像一个闹钟,每学期必定会骂我两轮,分别是期中考试一轮、期末考试一轮。他骂起人来很有章法,先从国际环境说起,帝国主义如何虎视眈眈、中华民族如何亟待复兴,粮食问题、就业问题、社保问题,家族的兴盛和个人的发展问题……说到最后,得出的总结必然是:叫你读书,是为你好。十五、六岁的孩子,是决计无法接受这种简单粗暴的训诫的。尤其是我们那一代念书时,市面上还正盛行着比尔盖茨中途辍学的故事。我总是暗暗不忿,读书有什么了不起,那么多人不读书,不也做出一番成绩了吗?时过境迁,十几年过去了。当我终于在父亲的耳提面命下,考上了还不错的大学,找到了还不错的工作,坐在明亮宽敞的办公室里,风不吹、日不晒,拿着还算可以的薪资,满足自己和家人生活上的需求时,非但原谅了那句“为你好”,甚至开始感激它。是爸爸用一种最原始的方式,拔除了我的惰性和侥幸,对抗了我人性深处的好逸恶劳和即时享乐。你我心知肚明,这世上没有几个孩子,是发自本心热爱读书的。若按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大抵真就像咕咕说的那样,“想吃糖就给我买糖”、“想买玩具就给我买玩具”,都不需要等到成年,早在七、八岁时,一个孩子就彻底毁了。成长和快乐,原本就是一对反义词。世上跟成长有关的东西,大多都不快乐。比如学习、失恋、工作、思考。然而这个道理,没有遭受过现实打击的孩子们,是很难理解的。所以父母子女之间,天然存在对抗性。吃过亏、上过当的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诫,落在我们耳里,却全是枷锁,全是控制欲,全是一厢情愿。

我问过那些曾被父母逼着学琴、学舞蹈、学绘画的同龄人,几乎所有人的童年,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可有意思的是,二十几年后,大家却又都对当初父母的耳提面命表示感激。父母子女的和解,永远需要漫长的时间,直到长大后,我终于成为了你。实不相瞒,最近几年,我甚至很有去考公务员的冲动。试问,哪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不反感父母关于公务员的执念。我记得当时班上做过一份调查问卷,一大半父母想要孩子从事的职业,都是公务员。而孩子们的梦想一栏,却没有一个写着公务员。直到现在,我还经常听一些年轻的朋友,因为考不考公务员而跟父母起争执。朋友小L就是一例。小L生性不羁爱自由,毕业后找过好几份工作,都略带一点“非主流”。在初创公司搞地推,在文化公司搞设计,在新媒体公司做编辑。都是父母眼中的“四不靠”职业,小公司,五险一金都不齐,说倒闭就倒闭了,没有一点保障。可在小L看来,却是无限的可能和梦想的起点。直到今年疫情,小L的公司说垮就垮,整整半年找不到工作,我见他在深夜发了一条朋友圈:我终于理解,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考公务员了。哎,这其实是一件很伤感的事。隔着屏幕都能听见梦碎的声音。我当然不主张所有人都去考公务员,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培养皿,一定需要有人做设计师,有人做工程师,有人做打字员,有人做环卫工,才能实现生态平衡、健康发展。可我却渐渐理解了父母的苦心。那种希望自己孩子拿着稳定工资,旱涝保收,不用担心养老金,不用担心医疗保险的苦心。就像我之前文章说的那样,绝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其实都只是一条衣食保障的及格线。公务员恰好是那条及格线。发不了财,也决计不挨饿。这条及格线,是他们那一代经历过许多流离失所、大起大落领悟出来的。是不怎么酷,是有点一厢情愿,可在三十岁这一年,我终于能够谅解了。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初老”吧。

人生永远是这样,同一件事,年长几岁,就有不同的看法。二十岁妈妈说,择偶需要看家境,姑娘们总是嗤之以鼻:市侩。三十岁,都不用妈妈说,我们自己也知道,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二十岁妈妈说,攒钱买房,我们总会不自觉地顶嘴:及时行乐,租房子也挺好的。三十岁,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搬家,谁又不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窝。二十岁妈妈说,多出门、多交际,多认识点朋友。我们不屑一顾,自诩享受孤独。可我如今三十岁了,别说朋友了,随便哪个谁喊我出门吃饭,哪怕明知自己是个凑数的,我都乐呵乐呵地去。我其实没那么享受孤独,也挺想要多点朋友的。我渐渐理解那些“为你好”。理解那些没怎么受过教育,不知道怎么表达,只会用最原始最粗暴的方式,去传达自己人生经验的父母。当然并不是说这种表达是对的。它们的确很粗暴很伤人。我如今自己做了母亲,时常提醒自己不要用这样粗暴的方式跟孩子说话,不要让孩子再体验一次我童年经历过的恐惧和痛苦。也不是说所有“为你好”,都真的是“为你好”。的确存在一部分,是以“为你好”之名,行操纵控制乃至破坏之实。可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承认,它们中的许多,是一味叫做“逆耳”的忠言,是一种“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迷雾,是人类二十岁与四十岁的永恒鸿沟。二十岁向往自由,四十岁渴望安定。二十岁喜欢闯荡,四十岁厌恶风险。二十岁白衣怒马,仗剑走天涯,四十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十岁机车摩托、满楼红袖招,四十岁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是,二十岁又要如何才能与四十岁共鸣呢?这真是人生永恒的不可破解的命题。我时常听人说,做了父母后,就谅解父母了。这句话翻译过来,或许就是“我走过你走的路,才终于理解了你”。当我们终于不再年轻,走过命运荆棘满布的丛林,或许就会明白,原来一直与我们对抗的,并非苦口婆心的父母,而是赤裸裸、血淋淋的现实。现实与理想的对抗。理想中的孩子是可以想吃糖就吃糖,想玩玩具就玩玩具,想不念书就不念书,想不工作就不工作。现实中的孩子不行。上帝借父母之口,宣判了自由和理想的边界,也划下了“过来人”和“未来人”的鸿沟。父母子女面前,生来就摆着一道鸿沟。身份与身份的鸿沟,阅历与阅历的鸿沟,年龄与年龄的鸿沟。从抵抗到和解,倏忽转瞬,就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