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他的“老伙计”
文/王茵芬
某个冬日的上午,我回到老家。只见头发花白的父亲蹲在一辆破旧的老式凤凰牌自行车边上,正用棉布仔细地擦拭车子的骨架骨骼。七十多岁的父亲早就视它为 “老伙计”,不离不弃。
当时,父亲是乡镇规划办公室副主任,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他和“老伙计”几乎到过每个村庄。即使严寒酷暑,风雨交加,也不畏缩。父亲时常用布擦洗他的“老伙计”,他觉得它是一头老黄牛。
父亲在群众心中很有威信,而他也乐此不疲。有多次,他已下班,还有村民追到家,向他诉求,父亲总是耐心地听完来人的话,然后和他分析事情经过,并承诺解决。我母亲打趣道:“你只是一个副职,也这么起劲。”父亲便瞪着眼说:“党员干部不做实事,说得过去吗?”
后来,父亲提前一年退休,这时,还是个副主任。他不属于在编干部,开始每个月只有四百多元养老金。
那天,父亲默默无言地推着他的“老伙计”,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回家。晚上,父亲喝得酩酊大醉,赖在“老伙计”身边,清瘦的脸上淌满泪水。
退休后的几年里,父亲并没有闲着。村民们依然来找他帮忙。他便和他的“老伙计”不停奔波。母亲几次偷偷和我说,你爹要面子,其实他自己也在求人。
这时,邻居阿虎大叔走过来,凑近父亲说:“老王,下午去村委会反映情况,你去吗?”
“去,要去!村口这条路该修了。”耳背的父亲站直身子,大声说。
我心里一阵酸楚,爹爹啊…… (54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