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如何长清净》
作者: 张子兮
配乐:古琴佛曲
一场小雨刚从厦门翩然离开,空气里的每一个分子都与同被水滴清洗过的嫩叶清新快活起来。飞鸟徜徉在白日之下的流云,经过低桠矮枝淋了我满头的雨水。薄云掩映下的白玉塔更显出几分超然世外的气度,殿前的莲花池中轻烟缭绕,与空灵的鸟叫声相互点缀,生出些许蓬莱仙境的意味。正是:“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南普陀寺茫茫的雨雾之间,悠扬的钟声显得渺远而又迂回。僧人正在殿内诵经,敲打木鱼的声音只在弹指之间就将人的心绪带到山外山天外天。我感受到我的心被这般大千之音撼动了,其实自然界间的一切都是乐器,每一刻每一秒都毫无止息地演奏着或清雅或华丽的乐章。
我仿佛深刻地感受到世间万物最深处的魂魄,这一切时刻都在变化的完全无法捕捉的灵魂,是那样的易发人深省,其伟大而又奇妙之处,竟到达非是文字与艺术能够与之比拟的境界。 人心清而宁静的时候,能够寻求到一丝禅意,正如此刻我在寺院中的心境一样,放眼断桥芜藓涩,空院落花深。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林清玄先生的散文中描写了四祖道信大师这样的一段话:“众生心性,譬如珠宝没水,水浊珠隐,水清珠显。”,林清玄说“止”是为了使浊水静下来,“观”是为了看见珠宝,使宝珠显露的方法,并不是宝珠本身啊!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小和尚初到寺庙中修行,寺中住持便要求小和尚打坐,并告诉小和尚一定要心静得达到一种深入的状态。小和尚十分认真地履行住持的教导,可一日打坐下来,他不是为铃声所扰,就是为殿外其他和尚打水的声音所扰,完完全全没有静下心来。小和尚将自己的困惑告诉了住持,住持便缓缓说道:“不必担忧,让你打坐就是为了静心,静心就是为了让你听到更多。一开始,你什么都听得到,过一段时间,你就会什么都听不到,再过一段时间,你又会什么都听得到了。”小和尚听了这话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照着住持的的话,静心打坐,他只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周围,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小和尚终于不会在打坐的时候分神,任何声音他都不能够听见,就连别人走到他身前,他也毫不知情。小和尚取得了这样的进步,便十分欣喜地去告诉住持,并询问住持,自己是否还有其他需要学习的,可住持仍然让他继续打坐。小和尚这一打坐又过去许多天,在这些日子中,他的心仿佛沉淀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渐渐的,他竟然能听到深山中十几里外的清泉流动声,山中走兽鸣叫的声音。
小和尚明白了,这时候,他终于“什么都听得到了”。 道法中也有“人能长清静,天地悉皆归。”诉说的都是人需要静心,学会观察与聆听的道理。将对杂乱事物的注意力慢慢收回到周身,再回归到自我的中心,人就能认真地去思考或冥想,更好地认知自己乃至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