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经济学中的“价值”

到底什么是经济学中的“价值”

2016-01-15    16'04''

主播: .豌豆花.

582 33

介绍:
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长久以来有两个概念一直被各路经济学家争论不休,那就是“价值”和“利息”两个词。 可能在平日的生活中,这两个词对于正常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真的细究起来让你来解释一番,其实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利息”相对好一点,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还钱时多还的那一部分钱”或者是“银行每年会支付的存款数量的百分比”,然而“价值”却相对内涵复杂很多,所以请问一下,什么叫做“价值”呢? 我猜,会有相当一部分人难以对这个熟悉的词语做出简洁的概念式的总结,当然这也情有可原,毕竟经济学家也争论了几百年。那到底什么是“价值”?“价值”还会有分类吗?这篇文章我们从16世纪开始考察,来看看“价值”的概念几百年间都是如何在经济学这个领域变化的。 在亚当斯密的开山之作《国富论》之前,研究社会财富、生产、贸易的学说主要有两大类,“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顾名思义,所谓“重农主义”就是说 农业才是国家致富的源泉,才是国家繁荣的根本 而“重商主义”则认为 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对外进行商业贸易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一般认为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并没有提出有完整体系的价值理论,不过我们可以从它们的理论主张中看出来,重农主义认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农业产品的产出,严格说来是重农主义理论中的“纯产品”,即创造出的产品超过被消耗部分那部分的余额,实际是新财富的增加。我们继续往前推一步,似乎可以认为, 重农主义的“价值”就是粮食所发挥的“供养人民,使人存活下去的能力”。 之所重农主义认为只有农业才能创造“价值”,是因为重农主义者认为, “既然货物的交易是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那么流通领域便不应该产生价值”, 以及 “工业即是把各种消耗的价值相加在一起” 因此,工业和交易都不产生价值。 而重商主义的观点现在看来颇有点“拜金主义”的意味,它认为财富的唯一形式是货币,货币是什么?货币就是金银啊,所以财富是什么?就是金砸和银砸。西班牙人赫尔南·科特斯曾经说过: “我们西班牙人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金银才能治愈” 对金银的渴求程度可见一斑。为什么金银可以成为这种价值的表现?因为金银具有交换的能力,所以我们大概可以说, 重商主义者眼里的“价值”是“交换的能力”。 稍晚,古典政治经济学于17世纪中叶产生于英法两国,特别解释一下,彼时的“政治经济学”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学”的含义并不相同。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孟克列钦(1575-1621)于1615年发表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首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其实所指的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理论科学,和现代的“经济学”差不多。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者,威廉配第(1623-1687)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最大的贡献,就是他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第一个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也就是所谓的“劳动价值论”,这以价值理论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威廉配第分析了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开始用劳动时间来“测量”商品的价值,得出了这个结论 劳动时间是度量价值的唯一标准。 同时,他还初步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所谓“政治价格”就是经常波动的市场的商品的标价,而“自然价格”则是涨落的中心,实际上就是指他说的“价值”。 上过高中政治的同学现在就要好奇了,这不是马克思的那一套价格理论吗?实际上,马克思经济学就是借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一波人的很多理论内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那一套。不过马克思倒是给了威廉配第差评,“威廉配第就是个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节的冒险家”(请自动配上马克思的傲娇脸)。 在威廉配第之后,就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1723-1790)。很多可能以为在亚当斯密之前没有任何经济学著作,实际上亚当斯密也是继承了威廉配第的衣钵。 斯密最先把价值明确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不是和马克思那一套更像了?) 认为使用价值是指特定物品的效用,交换价值是指人们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它种货物的购买力。 什么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尺度”,同时,劳动是二重的,斯密认为 “劳动既是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又是商品在交换中购买后支付的劳动” 简单来说,斯密也认为劳动是衡量价值的标准,是生产产品时耗费的劳动,也可以指交换来的商品里凝结的劳动,但现在,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斯密同时认为, 劳动决定价值的规律只适用于简单商品生产,不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 所以他又提出了一个“收入构成价值论”, “工资、利润、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 也就是说,斯密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已经不是唯一决定价值的因素了,土地、资本同样应该成为价值的源泉。这个想法很容易被接收,只有人一双手,没有土地和机器,哪有大规模的产出呢?而且一切劳动要素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方面中来——上天的赐予、人本身、工具,所以根据资本对应利润、土地对应地租、劳动对应工资的原则,斯密认为一切收入归根结底是由这三个组成的。(马克思对此相当不开心) 在亚当斯密之后,有些人坚持了“劳动价值论”,有的人则没有。比如,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1772-1823)就坚持了“劳动价值论”,他认为 价值可分为“价值”和“交换价值” 前者就是李嘉图心里的“真·价值”,差不多就是威廉配第的“政治价格”,即所谓的反映商品内在的价值的绝对价值和实际价值,而后者也被称他成为“相对价值”和“比较价值”,则是指两种商品交换事数量的比例关系,也就是以另一商品作为衡量标准下的相对价值,如果把这个标准换成一般等价物的话,交换价值也就是“价格”了。 同时代,比大卫李嘉图小一岁,但是比富得流油的李嘉图还多活20年的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西斯蒙第(1773-1842)将价值分为 “内在价值”和“相对价值” 和李嘉图的分类方法基本差别不大。不过他更强调消费(需求)对决定价值量的重要意义,有点供求决定价值的意味了。 19世纪70年代,奥地利的门格尔(1841-1906)、英国的杰文斯(1835-1882)以及法国的瓦尔拉斯(1834-1910)各自独立研究,创建了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经济理论,逐渐形成了边际效用学派,这个过程通常也被经济学界称为“边际革命”。这个边际效用价值论在庞巴维克的著作中论述得最全面、最系统。 庞巴维克否认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认为价值知识表示某种关系,主观价值是人与福利之间的关系,客观价值是产品和其成果之间的关系,商品由人们的主观评价决定,决定价值的主观评价是边际效用,满足边际需要的物品的边际效用是决定物品的价值量。 同时代,新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出现,新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又被称为“庸俗经济学”,这个名号是马克思给的(毒舌马克思?),主要原因就是就是彻底放弃了“劳动价值论”这一价值理论,而转向边际效用价值论。新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萨斯(1766-1834)明确认为 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生产它所耗费的劳动。 新古典主义政治学的完成者,马歇尔(1842-1924)既继承了以生产费用解释价值决定,又融合了19世纪70年代后的边际效用解释价值的学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歇尔彻底抛弃了“政治经济学”这一名称,而换用“经济学”这一名称来表示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理论。简单的说,马歇尔的理论就是 “价值由边际效用决定,而且可以被分解为四种生产要素” 比原先的三种多了一种——组织,并且认为组织的收入为利润,而资本的收入为利息。 最后我们单独说说马克思,毕竟我国对大众的经济学启蒙基本上在高中的政治课本里,一旦谈论到“价值”这个话题,基本上大部分人援引的依据都是马克思的理论。马克思是坚定的劳动价值论的拥护者,他(至少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交换价值”则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总的来说,是继承了英国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但是,劳动价值论的问题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在此不做出太多评判。 在现代经济学的体系里,价值就像彼时物理学里的光的媒介“以太”,看不见摸不着,搞着搞着就变玄学,经济学家门已经不再过多的探讨它了,一般而言 主流的观点是承认马歇尔的理论的,不过在收入的要素构成中,“组织”变成了“企业家才能”。 “价值理论”几百年来讨论的内容太多,有时候感到,走进“价值理论”有时候就像走进今天无边无际的雾霾天,“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经济价值理论里分不清东西南北”,这篇文章大略地梳理出“价值理论”的理论发展主干,希望能对你理解经济学里“价值”的概念有帮助,如果内容有误(我感觉很有可能……)或者有不理解的地方,欢迎跟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