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弟子规》解读之四十七: 语言表达,清晰为准---说话清晰准确,为工作加分
原文出则信篇第4节
{释义}说话要口齿清晰,语速舒缓,不要说得太快,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
上文已经提到,“信”的一个意思就是准确。本节这四句原文,说的便是这方面的问题。一个人说话当然是越清楚越好,语言本来就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如果自己口齿不清楚,或者虽然口齿清楚,但是内容不清楚,都会给交流带来一些障碍。因此每个人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特别是在职场之中,更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周丽在进入公司后,工作非常卖力,而且也很注重在平时和同事们搞好关系。但是,公司每次评优评先,都没有她的份。对此,她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天,她实在忍不住,问很要好的一个同事李纯。李纯回答道:“啊?要不是你今天问我,我以为你早就明白呢。按我的分析,你各方面做得都很好,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你的工作是行政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当然就是上传下达了。但是——我说了你可别生气啊——虽然你的普通话没什么问题,但是很多时候你传达上级指示的时候,表述得不是太清楚,经常搞得大家一头雾水,次数一多,甚至有时候同事们都怕你传达上级意见了。”
周丽这才明白个中缘由。从此之后,她努力让自己说话更加简洁准确,经过半年的努力,她终于得到了自己在公司中获得的第一个评优评先的名额。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表达思想,沟通信息,交流感情,从而达到建立、调整和发展人际关系的目的。中国人讲究“听其言,观其行”,把语言谈吐作为人品的一个重要内容。正因如此,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就需要每一个职场人士注意了。
(1)说话要准确。所谓的言谈准确,就是口头语言表达的时候要合乎语言规范,主要就是要说普通话。在我国,99%以上的人以现代汉语作为交际工具,而汉语标准语又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方语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则的。说普通话要力求标准,少出差错。
要想使自己的普通话合乎标准,首先应当避免的是发音上的错误。由于汉字当中的形声字比较多,有人常常想当然地读偏旁,结果就读错了音,比如,有人把“瀑(pù)布”说成“暴(bào)布”。还有的人不注意多音及异义字词的使用,把“山大(dài)王”说成“山大(dà)王”等等。除了语音规范以外,遣词造句也应当力求准确。我们就以称谓为例,我国汉族所用称谓词语规定得十分严格,亲兄弟的子女互称堂兄弟姐妹;亲兄妹、姐弟、姐妹的子女互称表兄弟姐妹。这些称谓所涉及的关系人们一听就能明白。可是在香港方言和英文里,亲兄弟的子女互称表兄姐妹,如果在大陆这样说法,就会把听者弄糊涂了。(www.guayunfan.com)
只有把话说对,说得准确,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遵循统一的标准,人们才能更好地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
(2)说话要清晰。言谈清晰,就是要把话说得清楚,说得明白。这是进行有效传播的重要前提,能够消除社会交往中的语言障碍。那么,怎样才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呢?
首先,要反应敏捷,思路清晰。如果遇事抓不着头绪,“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说出来的话必然含混不清。
其次,在言谈中要尽量使用明确精练、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晦涩难懂的语言。
再次,说话要力求简单明了。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形,有的人不顾场合、时间、地点,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的人车轱辘话来回说,生怕别人不解其意,或是穿插一些不必要的交代,节外生枝,不着边际。结果,主干被枝蔓掩盖了,听者如坠入云雾中,不知其所云。
此外,我们还应当特别注意同音异义字词的使用,以免发生误会。在汉语的口语当中,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很多。例如“全部(不)及格”“治(致)癌药物”“老张同志是作协(做鞋)的”等等。遇到这类容易引起误解的词语,说话人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交代清楚,如“全都及格了”“治疗癌症的药物”“老张同志是作家协会的成员”。这样对方就不会产生歧义了。
总之,无论你身处什么位置,做什么性质的工作,都免不了与同事和领导交流,这时候,说话的清晰与准确,就非常重要了。做好了这一点,你就能成功地为自己的工作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