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解读之七十八:读罢典籍,放回原处-让工作有条理秩序

弟子规解读之七十八:读罢典籍,放回原处-让工作有条理秩序

2021-05-11    09'30''

主播: 诵者大杜

364 5

介绍: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弟子规解读之七十八:读罢典籍,放归原处---要让工作有条理、有秩序。 原文出自余力学文篇的第6节 【释义】:典籍要排列有序,并有固定位置,读完之后,要放回原处。   书籍的放置要排列有序,要有固定的位置,读完之后,一定要放回原处,这样下次阅读或者有急用的时候,就能够立即找到。我们去图书馆就会发现,里面排列和放置书籍的方法,就是有序和有固定的位置。 典籍要排列有序,做工作何尝不是如此,甚至可以说,只有遵循一定的秩序,做到有条理,才能够切实把工作做好。 有秩序、有条理,是高效的优秀员工要了然于胸的必修课。有句谚语说得好:“喜欢条理吧,它能保护你的时间和精力。”培根也说过:“选择时间就等于节省时间,而不合乎时宜的举动则等于乱打空气。” 工作无序、没有条理,必然会浪费时间。试想,如果一个搞文字工作的人资料乱放,本来一天就能写好的材料,找资料就花了半天,岂不费时? 杂乱无章是一种坏习惯,只有建立一个较佳的工作秩序,才能增加单位时间的使用效率,合理组织工作;工作无序,没有条理,在一切都是乱糟糟的工作环境中东翻西找,这无疑意味着你的精力和时间都毫无价值地浪费了。 我们每个人都感到被自己想做的、别人要求我们做的以及我们自己担负的许多责任搞得精疲力竭,疲于奔命。 因此:很多人都感叹:“我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太杂乱了,要是能改变这种状态,那我的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工作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呢? 首先,将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是生活和工作的核心问题。你应当摒弃那些令人心烦的杂念,全神贯注于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该办的大事,务必集中精力把它快些做好,该办的小事,在办完大事后再考虑,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你将什么都捞不着,只会让你的工作杂乱无章,你的办事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西方一些“时间管理”专家运用电子计算机做了各种测定后,为人们支配时间提出这样一条建议:“整齐就是效率。”他们比喻说:“木工师傅的箱子里,各种工具排列有序,不同长度的钉子分别放好,使用起来随手可得。每次收工时把工具放回固定的位置,同把工具胡丢进箱子里所费时间相差无几,而效果却大不一样。” 鲍勃在开始每天工作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当天要做的事分为三类:所有能够带来新生意、增加营业额的工作属于第一类;为了维持现有状态,或使现在状态能够持续下去的一切工作属于第二类;第三类则包括所有必须去做、但对企业和利润没有任何价值的工作。这三类分好之后,立即按照种类的排名,按顺序去开展工作。 鲍勃所坚持的顺序是:在完成所有第一类工作之前,他绝不会去做第二类工作,在完成全部第二类工作之前,也绝不会着手进行第三类工作。这种“顺序观念”鲍勃在工作中已经坚持了很多年。 当然,除此之外,鲍勃还在完成每类工作的时间上有一个自己的规定,或者可以说成是目标。例如,有时候他会让自己争取在中午之前把第一类工作都完成,因为他认为上午是自己最清醒、最有激情、最有创造性的时间。他认为:“你必须坚持养成一种习惯: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在规定好的几分钟、一天或一个星期内完成,每件事都必须有一个期限。如果坚持这么做,你就会努力赶上期限,而不是午休地拖下去。” 鲍勃的话很有道理,这确实是改善杂乱无章最好的方法。鲍勃的这种做工作的方法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但是确实很有效。按部就班地去做事,总比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要好得多。因为假如不这样做,可能一个人就会手忙脚乱,从而导致工作时间上和精力上的浪费,甚至影响工作效果。 当然,要改变杂乱无章的习惯,除了要借鉴鲍勃的分类和排序的经验之外,你最好还要学会制定正确的工作程序。一般情况下,工作程序包含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成果、评价工作,然后再写出工作报告等步骤。无论做什么工作,基本上都要遵守该项流程。 当然,不断训练自己对每项新接受的工作任务的各方面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只有明确自己的工作是什么,才能认识自己工作的全貌,从全局着眼观察整个工作,防止每天陷于杂乱的事务中。只有明确办事的目的,才能正确掂量个别工作之间的不同比重,弄清工作主要目标在哪里。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权限范围,才能摆脱自己的工作和下级的工作、同事的工作及上级的工作中的互相扯皮现象。 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办事又快又好,效率高;有的人却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迷惑于复杂纷繁的现象中,结果只能陷在里面走不出来,工作忙乱被动,办事效率极低。可见,化繁为简,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是防止忙乱,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有条理、有秩序,从而最终提高效率、提升效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