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杜甫
作者:柳振君
您从北方的大士族
中走来一一
“七龄思即壮,
开口咏凤凰。”
幼小的年龄就彰显出
杰出的诗才。
您从洛阳的困顿中
走来一一
与李白结下了
“醉眠秋共被,
携手日同行”的情怀。
正是这次偶然的相遇,
成就了后来李杜诗篇
万口传的精彩!
您从“安史之乱”的
血雨腥风中走来一一
“三吏”的残暴
使您愤怒;
“三别”的凄惨
让您悲哀。
您从成都的
“浣花草堂”走来一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
床头屋漏无干处,
长夜漫漫实难挨。
您从耒阳暴涨的
江水中走来一一
但这一回
您却没能走出
那条风雨飘摇
的小船,
可怜一颗诗星
最终带着饥饿堕落,
坠落在冰冷的江水,
空将“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美梦,
留给未来。
草堂今仍在,
诗圣誉千载。
上天给你的
是一个贫弱的躯体,
可您,却活出一个
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
注: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他自幼好学,七岁便能作诗。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诗约有1500首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其代表作有《春望》、《春夜喜雨》、《望岳》、《三吏》、《三别》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逃难的一条小船上因贫病交加而去世。七百多年之后的明嘉靖五年(1526),长安人张治道有感于诗人杜甫无祠可供祭祀而备受冷落的状况,倡导地方人士出资,在少陵原畔修建了一座杜公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长安区政府曾多次拨款整修过杜公祠,并于1960年设立了杜甫纪念馆,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另有四川成都杜甫草堂留存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