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曾国藩: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2017-12-21    08'46''

主播: 大风●古老的龙舞

116 9

介绍:
曾国藩: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认识我你不亏  互联网把这个世界变平了,最好的和最坏的,最富有的和最贫穷的同时暴露出来。 人们在小圈子里的时候,月入五六千觉得自己收入尚可,网上一晒,才发现月入几万的比比皆是。 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不可能不生出比较之心。 比较是进步的动力,也是痛苦的开端。 我们清楚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往往可以催促自己努力。 但是差距太大的时候,我们难免心生绝望。 所以有人说,和人比较,试图优于别人,是一种永无宁日,绝无胜算的自我折磨。 更糟糕的是,它可能会让人在幻想一步登天的过程中急功近利,最终害人害己。 与其和别人比,不如和自己比。 正如海明威所言,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优于自己,首先要找到自己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 在一个行业里持续深耕,做到行业里的第一,比“般般皆会,样样不精”要好的多。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明白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努力成为自己,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曾国藩有一个外号,叫曾铁桶。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他奉行的是“结硬寨,打呆仗”。 因为他自己作战指挥并不灵便,唯一擅长的只有稳扎稳打,所以每到一处都要下寨扎营,深挖战壕,然后层层推进,步步进逼。 左宗棠作为他的下属,都经常骂他行动缓慢,贻误战机。 但是曾国藩就是这样,他知道自己的长处是“稳”。 太平天国的石达开、李秀成都是顶尖军事人才,指挥作战神出鬼没。 如果和他们比作战的灵活性,曾国藩肯定要输。 所以他就像一条蟒蛇,不玩花样,以拙胜巧,一点点缠死了太平天国。 永远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找到自己的优势,并把它发挥出来,那就是成功了。  优于自己,那就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孔子门下有七十二贤人,其中他最喜欢的是颜回。 他最喜欢颜回两点: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于别人,不在同一个地方犯两次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生之路漫长而坎坷,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永远不会跌到,但是应该保证自己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道光十二年,二十一岁的曾国藩参加秀才考试,放榜的时候被当时的湖南学政悬牌羞辱。 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斥责“文理太浅”。 曾国藩以此为耻,回家之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咬牙发奋,专研文理。 一年之后,文章大有长进,考中秀才,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第二年中举人,四年之后,中进士,点翰林。从此飞黄腾达,位极人臣。 吃一堑,长一智。人生的每一道坎,都要有它的价值。 失败之后,不能只有痛苦的教训,必须在失败中有良好的收获,避免重蹈覆辙,这样才能在失败中,不断进步,优于过去的自己。  优于自己,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心理学上有个10000小时定律,意思是说,想要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 也就说,按照8小时的工作制,一周工作五天来算,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其实只需要五年。 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并不是他们的天赋远超常人,只是因为他付出了持之以恒的努力。 曾国藩曾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他天分不高,却能创立湘军、平定叛乱、开办洋务,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努力。 他年轻的时候立志向学,每日读书不缀,后来行军打仗,哪怕在行军的帐篷里,他每天也都会抽时间来看书。 西方的工业浪潮席卷大清王朝,他对西方的物理化学一窍不懂,对开办工厂更是毫无经验,却硬生生的从无到有,一点点请教,一点点学习,从无到有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所谓努力,就是不断充实丰富自己,使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优秀一点。 胡适先生说“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只要稳得住,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世界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