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毁在“听话”上 这些“家长病”您有吗?

“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可那些绝对听话的孩子长大后,怎么都成了妈宝娃、啃老族、长不大的巨婴?
父母们常常这样教育孩子:
“乖,听话!”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你翅膀硬了,不听父母的了!”
……
长期接受这种“听话”教育的孩子,他们性格懦弱,说话做事唯唯诺诺、循规蹈矩,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信,甚至有些自卑,缺少魄力和勇气。
让孩子听你的话,你的格局就是孩子的格局,你的高度就是孩子的高度。你的人生就是孩子的人生。而你的人生已经碌碌无为,又如何指导孩子的人生?
让孩子听你的话,将来的他就是你现在的样子。难道你想让孩子重复你的人生吗?
孩子是生命的延续,但绝不是父母的复制品。

参加同学聚会,我感触颇深。
学生时代优秀的同学,大多都是听话的孩子,他们读硕士攻博士,后来有的出国,有的去了外企、央企和科研院所。
20年过去了,他们的变化并不大,依旧在外企、央企和大学里,当着高级白领、大学教授,按部就班地做着“优秀的绵羊”。
而那些不听话的同学,学生时代都不算优秀,他们砸掉铁饭碗,从体制内辞职去闯天下,过得都不错。
有的扬长避短,把爱好发挥到极致,成了知名主播;有的成了小老板;有的当上了董事长,公司上了市;还有的成了自由职业者,生活得有滋有味。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后悔过当初的“不听话”。

是的,听父母的话,可以让你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让你不至于过得太差,但绝不会让你变得优秀。
听话,会让你免于跌落谷底,但绝不会让你站上巅峰。
很多父母从来不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只知道,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未实现的梦想强压给孩子,逼孩子去实现。
这种父母就是,
自己飞不起来,却让孩子使劲飞。
《欢乐颂》里的关关妈就是这样的父母。
妈妈怕关关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发动一切资源为她找对象、相亲。
关关终于忍无可忍,在见过相亲对象舒展后,鼓起勇气给妈妈打电话:“我不会再和舒展吃饭,更不会再相亲了,我不想因为恋爱而恋爱,为了结婚而结婚,而是想和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
关关妈说:“听话,我都是为了你好。”

的确,这世上没有不希望子女好的父母,可父母认为的“好”,不一定是孩子真正喜欢的“好”。太多的中国式父母用“听话”来干涉孩子的生活,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给孩子戴上沉重的枷锁,绑架孩子的人生。

世界的路有千万条,你为孩子选的路,未必是他要的。就让他自己去思考、去选择。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即使摔跤了,也要自己爬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人生的酸甜苦辣,要自己品尝,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用孩子想要的方式去爱他,而不要用你认为对的方式。
听话,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长。
而不听话,正是孩子成长的开始。
如果事事都听你的,孩子只会更依赖你,他永远都长不大。
孩子的人生,还是听他自己的吧。让他遵从自己的内心,做真正的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父母们,请少点发号施令
让孩子脱离“听话”这个舒适区,他才能独立思考。
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不要急于阻止他。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摔跤了他会爬起来,烫手了他会缩回手,遇到挫折了他会自己想办法。
别为孩子焦虑,让他们犯错、试错和纠错。
别用你的三观去衡量孩子的对错,让他们在自我成长中自己学会识别。
别为孩子担心,他比你想象的更强大。
别让孩子听话、懂事了,让他们自信、有主见地做自己。
给孩子多一份宽容,多一些“不听话”的权利和试错的机会。
他能自己决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主吧。只有有主见的人,才会泰然地不听话。
蔡康永说,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什么?是给他们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是的,真正的好父母,不是让孩子做父母的翻版,也不是让他活成父母希望的样子,而是让他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