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领导的都爱读史书?
:
《人民的名义》里,身居高位的高育良说他爱读明史。中国不少优秀企业家和创业者,也都是资深“历史迷”。马云、任正非、周鸿祎等极擅长深度思考的企业家,更是公开推荐过历史类书籍。
哪位会问了:好怪啊,当领导的怎么都爱读史书呢?
其实,近代以前,不论中西,历史学都是培养各界领袖的必备教育。读了今天的文章,你自会明白其中道理。
「读史不只为‘陶冶人文情操’,更是为了‘稽其兴坏成败之理’,带有强烈的实用性。我们或许没想过当领导,但至少要有主宰自己生命的能力。」
——吕世浩

作者| 吕世浩
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最受欢迎的人文教授
当年考大学,亲友问我考到哪里,我一说台湾大学,大家就很高兴,接着问我学什么专业,我回“历史”,大家就尴尬地沉默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当代的世俗观念里,历史是“无用之学”,除了当老师外,好像也没有直接对应的工作岗位。
但其实在近代以前,不论中西,历史学都是培养各界领袖的必备教育。历史学之所以被重视,并非只是“丰富人文素养”、“陶冶人文情怀”等理由,而是如太史公所说,读史是为了“稽其兴坏成败之理”,带有强烈的实用性。
而今日学校教育的设计,基本上是为了供应工业革命以后的劳动力需要,强调的是生产效率。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培养工匠而非培养领袖的教育。
这种方式落在历史教育上,便会要求短期大量的灌输式记忆,而非长期细致的思辨式教育。其结果,便是广大青年普遍对历史失去兴趣,也不明白学历史的意义何在。
长此以往,未来社会只能充满各种专业工匠,却没有真正博学宏观的领袖人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恢复真正有用的历史教育开始。
一、历史经典,提供了最好的“思辨教育”
什么叫“思辨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培养你质疑标准答案的能力。
举个例子。《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未闻机杼声,但闻女叹息。”
课本里解释说,唧唧就是织布声。但原文明明 “未闻机杼声”,怎么会有织布声呢?唧唧是女叹息啊!白居易的《琵琶行》也可以验证这个推论:“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叹息、唧唧,是同义词。
在培养工匠的记忆教育模式下,我们已经习惯并满足于记住标准答案得一百分,从而放弃了思辨能力。
放弃质疑标准答案的思辨能力,你将遭遇不可限量且无法弥补的损失,而思辨是智慧的开端。
古人学历史是用来想,今人学历史是用来背。如果我们能用思辨的方式学历史,就会体会历史所具有的三个了不起的“大用”。
第一,启发智慧。
古人的故事和智慧就是磨刀石,目的在磨砺你的智慧之刀。所有的书都是沙金,我们要挑金子,而不是捧沙子。
许多难题都是“普世”的,你现在遇到的困境,历史上曾有无数人都有遇过,思考过去别人的做法以及达成的结果,往往就能为你现在的决定带来启发。
第二,审时度势。
时,你当时所处的大环境;势,环境变动的方向。历史的本质就是论“变”,而变是有一定方向的。这是历史能够提供的不同于其他学问的智慧。
学会审时度势,就是要培养不局限于所处环境的眼光,用更广阔的视野、站在更高的基点得出结论。
第三,理解人性,了解自己。
能看出“变”已经是很高的智慧,更高的智慧,是要在这“变”中看出什么“不变”——那就是人性,就是良知。人类文明史还太短,还不足以造成人性的改变。荀子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
而了解人性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读经典,尤其是中国的史学经典。因为中国人研究人性已经几千年啦,世界上没有几个民族能像中国这样,对人性了解这么深。
比了解人性更难的事,是了解自己。
问各位一个简单的问题:你真的你了解自己吗?
如果你觉得自己真的了解,很有可能是你经历的事太少,面临的两难处境太少。
没有在极限状态、在生死的压力下做过抉择,就没办法体现出你最本质、最潜在的东西来。事到临头,你才会知道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难碰到那样惊心动魄的场合,历史,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代入场景。
二、如何读史,才能培养思辨?
中国人做学问的传统,和西方不同。
中国重功夫,看层次和境界;所以任何传统的中国观念,都能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分开来看;
而西方学问重方法,讲取径;所以我们在研究所的第一堂课,往往会说研究方法、研究目的。
我们看看,中国传统文人,是如何理解“读书”的。
在他们眼里,“读书”有三层次:
1.诵书,即背书,这是第一步,书中内容烂熟于心;
2.读书,能够动用理性,分析、归纳书中的道理;
3.念书,你要把书中的道理,时时刻刻放在自己的心中,不断地实践它。念就是“今+心”,实践不容易成功,你要念兹在兹,才有可能成功。
读书要读到第三个层次,才算真正有效的读书。
讲道理容易,做事难,做得成事更难。做事难,因为需要条件配合;做成事难,因为需要所有条件都到位,缺一个都不行。
而从你懂得道理,到你实践成功,这中间就是你要下的功夫。
历史上有个张良和黄石公的故事,黄石公最后送给张良一本书,张良怎么读的?
“常习诵读之。”
“习”是什么?繁体的“习”字,羽+白。《说文》里讲,“习,鸟数飞也。”
鸟不是飞一次就成功的,飞起来摔下去飞起来摔下去,要跌多少次,跌得遍体鳞伤血流满身,到最后的最后,才能真正学会飞翔。
人做事也是这个样子啊!从懂得道理到学会实践,你必须要经历多少次的磨练,最后才能终于把书中那个道理,熟练地实践出来。这个过程叫做“习”,这就是你要下的功夫。
那我们怎么用这种方法读历史呢?
清代名臣左宗棠有过相关论述:
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读到历史人物遇到人生和时代的重要抉择、重要关头时,不要着急去背诵后面的内容,而是把书盖起来,想象一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仔细地、好好地想;前前后后想清楚后,再看古人是怎么做的,做了什么决定,有什么后果,再和你自己的做法对照一下。
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拿书里的道理,和你自己的生命相互印证。印证到最后把书中的智慧与自己融合为一体,你才是真的读懂了。
从这一点出发,读史书有四个步骤:
第一,设身处地。
换到历史人物的位子上想,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如果选择其他道路,可能是怎样的结果。
第二,揣摩通透。
也就是多读、反复读,不断揣摩思考。不少学生问我为什么他读不到我读到的结论,告诉大家,我也是每篇起码读几十遍,才能稍微有一些心得,这就是下功夫。
第三,体贴入微。
历史是了解人的学问,必须明白很多时候支配人决定的,不是道理而是感情。人心人情必须体贴入微。
第四,洞见表里。
当前三者都做到,才能达到“洞见表里”的目标。在这个阶段,不只看到表象,也能找到隐藏在深处的核心。
三、小结
历史上有很多天才人物,但为什么不是每个天才,都取得了名垂青史的成就?
仅有聪明是不够的。没有办法提炼成智慧的聪明,是半点用都没有。
古人管这种聪明叫“浮灵”,就是表面看起来很聪明,但永远在纸上谈兵,实际生活一旦遇事,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我们要想做知识的主人,要想将知识化为道用,就要有对知识的判断力,而要有判断力,就需要有思辨能力。只有以培养思辨能力去读书,读到“念书”的层次,你读的书才真正有用。
我们不求做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的领袖,但至少要做自己生命的领袖。不能稀里糊涂地,就让自己的生命被别的什么东西所领导和主宰。
*本文节选整理自吕世浩教授的网络公开课《秦始皇》、《史记》。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需联系原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