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玉门关的守卫中郎将郑众,见到十三勇士归来,感动得泣不成声,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并上书汉章帝,请求表彰。
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中,连月逾年,心理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者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
这就是我们先人的风骨,这就是我们先人的气节!范晔在写《后汉书》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写着写着不自觉的泪就流下来了。
他认为:西汉有苏武,东汉有耿恭。余出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两千年前先人的真实事迹,至今仍能催人泪下。首先是因为先人们心系国家、千里戍边,誓死不降的气节;其次是在守城中表现出来的团结一心和袍泽情深。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经历风云变幻、险象环生,但最终延续了五千年不断,靠的就是股豪气和风骨。我们的先人是那么的有血,有泪,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