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9文文《论语》36:寻找同志

20160829文文《论语》36:寻找同志

2016-08-29    41'53''

主播: 青未了·心父母

65 5

介绍:
《论语》第36天(总249天)各言尔志 2016-08-29 经典是什么?为什么读经典?经典是中国文化的树根,有树根,花果才能生长;经典是人生的航标,有航标,才能驶向顺畅的方向;经典是生命的土壤,生活在青山绿水还是穷乡恶水,就在一念之间,在内心的呼唤。 量力而行。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微生高,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被人称为“直”。孔子却说:“谁说微生高是个直的人呢?有人来借醋,微生高家没有醋,他就向邻居家借来醋,再借给别人。”有就是有,没有就当直言相告,借物与人,便有沽名钓誉的倾向,并不能称得上直。也就是,不能为了追求美德而采取为难别人或者为难自己的行为,而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有一位校长说自己的学校谈国学色变,因为有不少老师接受了一些培训,说要节俭,要把别人的剩饭,垃圾筒里的剩饭扒出来吃掉。保证自己尽量不剩饭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吃别人剩饭对大部分人来说确实为难,不愿意去做。这种强人所难的形式是道德绑架,违背了人心和人性,就不是德,更不是儒学了。 表里如一。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是春秋时期鲁国著名的史学家,相传作《左传》和《国语》。他以巧言、令色、足恭为耻,认为花言巧语,带着一副伪善的面孔,做出过分恭敬逢迎的姿态去讨好别人是可耻的。他还以匿怨而友其人为耻,以心中分明有怨恨,还要装做热情友好为可耻。对于这些行为,孔子也以为耻。可见,孔子和左丘明有许多相近的价值标准,提倡人要正直坦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上一章从否定微生高的角度,谈到“直”,这一章又从正面的角度,树立了左丘明光辉的形象。可以看出,《论语》上下连贯,两两相对的脉络。 各言其志。“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志向。孔门多次言志,欢心言志,喜欢看看自己、弟子心里到底想什么,有什么样的追求。古人对志向的话题非常重视,王阳明曾做过一个比喻,他说志向就像一棵种子,只有种下种子,才会生根发芽。想干什么,确定一个,就如把种子种在心间。 子路的志向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子路是个非常豪爽的人,愿意把的车马、华丽的大皮袄拿出来和朋友一起使用,坏了也没有怨气、不满。对于子路的志向,朱熹称他为“求仁”。颜渊的志向是什么?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无伐善,不夸耀自己的长处。无施劳,不夸大自己的功劳。颜渊不停培植自己的长处,却不去夸耀自己的长处、显摆自己的功劳。正是颜渊这种将有归于无,不断进取的精神,成为了孔门忠境界最高的人!朱熹说颜渊“不违仁”,也在于此。 子路说:“愿闻子之志。”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志向是老人能够安享晚年,朋友之间能够信任交往,不要你提防着我,我提防着你,年轻人能得到关怀。这就是孔子的“大同”社会理想,是孔子颠沛流离,仍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朱熹称赞孔子“安仁”。正是这个理想支撑着他“求仁而得仁”,“无终食之间违仁”,最后“安于仁”。这就是圣贤之气象,能胸怀天下,胸怀他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构建理想国的可能性。 在《论语·公冶长》接近结束的位置,放这么一章,用意何在呢?这就要回到整篇。这一篇的主旋律是“对号入座”,对不同人物进行评价。要对什么“号”来入座呢?主音符就是那个全然的“仁”,按仁的标准来入座。怎么实现“仁”?这需要个人对自我的觉知,需要自己心知所至。心知所至就是志向,知道心要去哪里。这最终是要回到本心,种下种子。种子决定了你是谁!而人生莫大的悲哀莫过于自己不知道是萝卜,却一心想开白菜花。所以,对于志向,对于自己的认识决定了一切。 内省自讼。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什么叫“已矣乎”?感叹之词。孔子感叹:“我还没有见到能发现自己的过错,而且能够自责其过的人。”上章说孔子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要实现这样的理想国,该怎么做呢?这就是修己,因为只有修己才能安人。 修己的路径有哪些?大体来说,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对美善的主动追求。第二,也更重要是自我偏差的认知。为什么对于自我偏差的认知如此重要?因为每个人很容易看到人家的偏差,反观自己的偏差却有点小难,不是特别容易看到,所以在修己的路上对于自我偏差的认知非常重要。自己反观,自己觉知,自己再改就难上加难。这就需要严格责己。只有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的人,能善于自省的人,方可纠偏归于正。同时,当觉察到自己会有偏差、积极改正时,也会对他人的偏差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少一些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