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2021-04-12    11'03''

主播: 申 进

232 2

介绍:
我们人生中遇到的几乎所有的问题,在《庄子》中都有答案。所以,这是一本一生都可以读的书,没问题时读着享受,如沐春风;有问题时读着受用,柳暗花明。但是,要得意忘言,穿越那些字面的晦涩,直抵自己的内核,五脏六腑都跟着震荡一下,你才能明白庄子。 大学时读中文系,开始接触《庄子》 ;十年过去了,才开始理解《庄子》 ;二十年过去了,才开始身体力行。中国哲学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读的,知行合一,你就知道其中的妙处了。我研究道家,也尽量用道家的方式生活,简单、自然、真实,诗书为乐,几无外求,顺其自然,尽量避免物化、机械化、电子化与信息化对心灵的销蚀。只有当个体完全融入自然中,小宇宙与大宇宙合一时,才能领会道,这需要思辨,也需要功夫。在思辨上,庄子的“得其环中”“两行”“葆光”都超越了一般的二元论的思维,立于中空,超越是非,去除成心,从而能更完整地、更深刻地看待世间万物,洞察人情世故,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在功夫上,庄子的“心斋”“坐忘”从身体上让人与更大的宇宙接通,小宇宙与大宇宙相通相合,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能量与开阔的人生境界。这两样,都比《老子》讲得更为通透、具体,并多了一些人间烟火的味道。 今天看似物质上狂欢,信息上自由,其实现代人有太多的焦虑、太多的悲苦、太多的压力,这些都被一个寸步不离的手机深深地掩盖起来了。人很难形成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开阔的思维格局,宽广的心怀胸襟,去面对日益更新、极速运转的现实生活,真的是坠入了庄子所说的“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齐物论》)的境地。我们不是需要慢生活,而是需要真实的生活。我们不是需要静下来,而是需要无为而无不为,拎起一条生活的主线,一往情深地、乐此不疲地走下去。再多的事,也因为你的心魂守一而变得从容、简单和有趣。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隔阂在于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把尺子,每时每刻都在量别人或被别人量。这把尺子是你的成心、成见、标准或价值观,每一次量与被量都是一次伤害,或徒增烦恼。最可怕的是我们每时每刻也在量自己,害怕自己不符合社会的标准,家庭的标准,班级的标准,乃至一个小小的微信群的标准,怕被踢出,怕被孤立,怕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在朋友圈里打造人设,在与人交往时如鱼得水,求生欲极强,内心极为脆弱。自由的背后是迷茫,忙碌的背后是惶恐,因为,尺子是会变的,你无论如何做,都迎合不了别人的尺子,也达不到自己的尺子的高度,这就是庄子说的:“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秋水》)别人的尺子你决定不了,自己的尺子永不满足。只有“以道观之” ,才能发现“物无贵贱”(《秋水》) ,从而生活在一个“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自然均等的齐物世界,一个逍遥的精神世界。 面对残酷的现实,庄子既能保持独立的超越精神,又能与世俗很好地相处,既不目无下尘,也不随波逐流,在纷纷扰扰的时代自由自在地完成一生,创造一生,这是值得今天学习的智慧。 这本小书是根据我的《庄子》五十讲视频课讲稿修改而成。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庄子》课九年,第一次通过视频的通俗方式向更多人讲述一个在学术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的《庄子》 。讲课比做学术要自由、灵活,因为它直面一个个具体的面孔和鲜活的灵魂。该视频已在优酷、爱奇艺等平台上线,音频已在喜马拉雅、掌阅、有书等平台上线。这本小书付梓前,全网播放1000万次了。我想数字并不代表讲得好,而代表有困惑需要解答。我希望通过视频、音频与纸本书的机缘,让更多人走向自己的内心深处,了解自己独特的生命纹路。那里可能鲜花盛开,也可能荆棘丛生,但庄子的智慧是一道光,只要你把尺子放下来,光就会照亮整个心灵,无畏荣辱,无惧得失,痛痛快快享受这有限的生命,珍贵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