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 李清照:时代之迁,性情之变】

【人物志 | 李清照:时代之迁,性情之变】

2021-12-06    05'16''

主播: 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1341 8

介绍:
本期主播:康绍泽 文字编辑:莫丽丘 文稿审核:杨轩 图片编辑:康绍泽 背景音乐:神秘园之歌——赵海洋 官方weibo: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李家有女初长成,文采斐然胜须眉,父亲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清照”二字取其名,而她本人更是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在后人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中更是将她与李白和李煜相提并论。她就是中国历史上极具才华的伟大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乃进士出身,是大文豪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颇有文学修养。因为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受家学熏陶,加之其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除作诗之外,她在词坛也开始崭露头角,在她十六岁那年,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情窦初开遇良缘,一见钟情定终身。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年满18岁的李清照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两人虽是贵族子弟,但生活却是十分清贫。两年后赵明诚步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时局动荡两分离,鱼燕往来通心意。可惜好景不长,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被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眷回到原籍明水。朝廷党争愈演愈烈,李格非“元祐党人”的罪名竟牵连到李清照夫妻身上。皇帝下诏:“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李清照为了不牵连赵家,独身一人回到家乡,夫妻俩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异地生活。此间,李清照将满腹相思和一腔落寞都化作了纸上的诗词,写下《一剪梅》等著名诗篇,与丈夫赵明诚鱼燕往来,互通心曲。 夫妻团聚又逃难,家国动乱尽悲凉。三年后政局缓和,赵明诚和李清照重新团聚。可好景不长,公公赵挺之去世,赵家遭奸人陷害,一家人又回到青州逃难。夫妻俩在乡下煮酒论词,收集金石文物,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丈夫赵明诚竟会辜负诺言另纳小妾,李清照受尽冷落,心如死灰。可祸不单行,金兵大举攻宋,时任江宁知州的赵明诚弃城而逃,只留下李清照一人独守空城。面对丈夫对家国的不忠,对百姓的不义,对自己的不仁,于是李清照在第二年写下了著名的《夏日绝句》歌颂项羽,讽刺丈夫赵明诚。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代才女终消魂。晚年的李清照漂泊他乡,嗜酒成性,她早已习惯将世情的冷暖,人生的悲欢倾注笔端。但经历半生流离,满身风雨,命运一次又一次的击打,她也愈发活得通透。物是人非事事休,暮年时,李清照又回到了西子湖畔,闲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或许,她偶尔也会想起十六岁时的藕花与鸥鹭,也会想起十七岁时的青梅与秋千……七十一岁那年,李清照一身惆惘,怅然而去。然而太多的人只看到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落寞惆怅,却不知“自是花中第一流”的她,才是真正的李清照! (文章部分摘自网络,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