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蕴玉抱清辉
本期主播:
文字编辑:张芯茹
文稿审核:杨轩
图片编辑:
背景音乐:风居住的街道(Piano ver)——饭碗的彼岸
官方weibo: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她的一生,虽命运多舛却才情纵横,虽颠沛流离却度人无数。她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摆渡人——叶嘉莹先生。
1924年叶嘉莹先生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10岁前都在家中接受父母教育,诵读经典,由此开始与诗歌结缘。叶嘉莹先生17岁时,母亲因忧劳成疾溘然长逝,面对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她写下了八首哭母诗。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尽不还。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铿。先生将思念写进纸张,将悲痛写入诗歌。诗词,陪伴她消解悲哀苦痛。
1948年冬,叶嘉莹先生跟随丈夫到了台湾,谁知一去故土便是祸难加身,流离多年。1949年12月,叶嘉莹先生的丈夫因为种种原因被捕,丢掉了工作,先生靠辛苦教书承担起一家老小生活的重担。1966年,叶嘉莹先生以台湾大学交换教授的身份赴美国讲学,先后担任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教授。远离故土,漂泊异乡。1976年,年过半百的叶嘉莹再次遭遇人生重创。结婚不足三年的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殒命。人生的别离,除了死生不能相见,还有故土不能相还。但是虽然流离多年,叶嘉莹先生始终坚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修,始终没有离开她所热爱的古诗词半步。诗词,给予她面对人生坎坷的精神力量。
1974年,加拿大和中国一建交,叶嘉莹先生便急忙回国。回国后的先生写下一千七百多字的《祖国行》,这是中国自有歌行以来最长的一首诗。银翼穿云认旧京,遥看灯火动乡情。在去往北京的飞机上,望见长街灯火,回忆故土风情,先生不禁潸然泪下。1978年,叶嘉莹先生在报纸上看到内地的学校需要教师,便即刻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申请书,她希望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从1979年开始,先生每年假期都会从加拿大回到祖国,辗转各地数十所大学讲学。如此奔波三十年,直到2014年先生选择定居南开。王国维曾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生活的忧患让先生对诗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她也将这份热爱传达给了更多的人。
柔茧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叶嘉莹先生认为,自己平生的离乱都微不足道,只要年轻人能够把她吐出的丝织成一片云锦,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留下来,让中国传统文化的薪火传承下去。叶嘉莹先生曾说:“我想在离开世界以前,要把中国传统上最宝贵的一部分留下来给爱好诗歌的朋友们。”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风雅的先生。
(文章部分来源于网络,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