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喽,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西华师范大学飞扬之声广播台,我是主播王楒嫚。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是《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
一听到这个名字我们或许会感到很陌生,但当你听见《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妙漂流》之后,你便知道他是谁了。李安寂寂无名,蛰伏多年,但他从未放弃过电影。他不负电影,电影亦终不负他,予他以新的生命亮色,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李安,了解电影背后的故事。
电影像是他逃避现实的入口,也是他接纳自我的出口,而这也正与他的生活背景有关。青少年时期的李安,在身为中学校长的父亲眼中,一直是个不成器的孩子,他长期承受着父亲的暴力与威慑,生活在师长呵责的阴影下,这致使李安拥有一颗敏感不安分的灵魂。长大以后他逃离故土,来到了美国,又靠妻子养活了六年。他形容他跟儿子等待妻子回家,就像“等待女猎人带着猎物回来”。李安的岳母看他整天进出厨房,甚至提出要给他开个餐馆。终于有一天,1990年,李安冲进了美国制片人特德·霍普的办公室,把一个装了剧本的塑料袋放在他的桌子上,说了一句话:“我是李安,再不拍电影我就要死了。”后来的他,虽无力掌控现实,于是便遁入电影的世界里,寻求与父亲的和解,也是与传统家庭的和解,更是与少年时的自己的和解。李安着手拍摄了“父亲三部曲”他从这经典的三部影片之中,想要父亲倾听儿女的心声,希望父亲能跳出“父亲”这个角色,去追寻自我,
他通过父子两代人生的互文,告诉观众:无论为父,亦或为子,终究不如做自己快乐。从家庭关系中跳脱出来,才真正把控了自己的人生。这三部曲,也让李安真正认识到“父亲”这个角色,以及背后那个深爱着自己的人。
李安也一直致力于将中国文化元素带到国际视野,最为经典的《卧虎藏龙》,之所以成功,也正是因为结合了东西方文化。这部作品中,不仅有中国特色,还有中国传统道德,融合了东西方的审美元素,满足了西方人对于东方的想象,以及西方对于东方武术的认知。也力求突破文化隔阂。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对于不熟悉的事物,难免会贴上片面的标签,带着刻板的印象。国外对于中国便充斥着刻板印象,这让中国在国际舆论上处于不太有利的局面。为此,有效地进行文化输出,让更多人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至关重要。
李安曾说“一部好的电影,可以改变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从他的身上我们也不难看出,他用自己的电影生涯去塑造一个新的自己,也用好的电影去感化人们,去塑造自己的价值,去让东西方文化有更深层度的交流,让东方美学特色在世界传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我想李安在追寻电影之梦的这条路上,披荆斩棘,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十年一觉电影梦。也激励着我们“入山不必太深,下笔不必太浓”,凡事只要想做就去做,哪怕只往前走了一步,也是进步。本期文字作者王楒嫚,文稿审核王世琨,陈禹杭,感谢您收听本期的师大微语,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