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播:龙彦妃
文字编辑:无为,百度百科
文稿审核:周彬
图片编辑:龙彦妃
背景音乐:karma——阿保刚
官方weibo: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他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了。”
他是于敏,“勋章”获得者。
于敏先生的一生,由家门入校门,再入研究所大门,受到不同环境的熏陶,厚积薄发,持续精进。
1926年,于敏出生于一个古典文化积淀深厚的书香世家。父亲依家谱给他起名于慜,字敏之,后来于敏将之改为现名。儿童时代的于敏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他收获的不只是快乐,还有对自己“手笨”的清醒认识。后来无论是从工科转为理科、选择理论物理作为研究方向,还是多次拒绝担任领导职务,他都受到了这种认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于敏在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就读期间,早早立下了科学救国的志向,并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每当学习一种新东西,他总要尽可能多地涉猎相关知识,再和已有知识关联起来进行综合思考,深究其中关键再判断取舍。1949年,他以88.46分、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并考取张宗燧先生的研究生。张宗燧先生擅长将数学应用于物理学,而其后指导于敏的胡宁先生注重物理本质和物理图像研究,二位先生的研究理路深深烙印入于敏的学术特质之中。
1951年,尚未研究生毕业的于敏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理论研究组,研究方向从量子场论调整为理论。他在钱三强、彭桓武领导的一流学术环境中开启了科研生涯,1956年更是担任了理论组组长。1961年,随着氢弹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已经是副研究员的于敏又转入轻核理论组进行氢弹的预研工作,从理论研究转入应用研究,自此隐姓埋名28年。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为了实现“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擅长氢弹理论的轻核理论组被整合进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集中进行氢弹攻关。这又将于敏的学术研究生涯引入新的发展阶段与方向。
于敏先生的学术生涯经历了原子核理论研究、氢弹原理突破、领军第二代的原理设计试验、推动国家高技术的发展四个阶段,且在这四个阶段中都有突出的贡献。他曾说,“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中国研制氢弹与研制原子弹的起点是不同的,原子弹研制有苏联的帮助,氢弹则是白手起家。但正是在于敏等人的努力下,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用了2年8个月,就于1967年6月17日实现了氢弹试验成功。特别是在1965年,于敏带领团队在上海华东计算所进行“百日会战”,成功建立了氢弹的物理模型,实现了氢弹研制的关键突破。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突破二代原理阶段。于敏作为理论环节领导和技术总负责人,发展了突破一代的经验,有效解决了先进技术和稳妥可靠的矛盾,决策了符合国情的先进技术途径,仅仅经过几次核试验就大跨度地实现了二代武器的突破,形成了真正有效的战斗力。
1986年,在批示要尽快实施中国的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后,于敏又积极投入到惯性约束聚变研究这个新领域,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强激光技术、自由电子激光以及X光激光等四大方向进行了具体指导。
作为一位有威望的学者,于敏先生在工作中一贯重视学术民主,鼓励年轻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与他们平等交流,为年轻人的学术成长创造机会。
他的一生,心中始终有祖国、有科学事业、有他人。对待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折不挠,对待他人则亦谦亦让。
由于在国防科技事业中的突出贡献,于敏先生一生获奖众多: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4年1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台上,微笑着为已88岁高龄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获得“改革先锋”称号,每一个都是对他一生为国家事业贡献的最高赞誉。
然而,于敏始终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为自己的座右铭。虽被业界公认为“中国氢弹之父”,他却总是强调“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于敏为了国家几番变更研究方向、隐姓埋名28年,与同事精诚合作,磨砺出“国之锋芒”。他喜爱中国古典文学,尤其钟爱诸葛亮的文章和岳飞的诗词,其一言一行深深积淀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与风骨。报效祖国,不忘初心,立鸿鹄之志;个人修身,谦虚持守,行淡泊之道。他是中国人自己培养的科学大师,也是这个时代应该记住的风范榜样。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于敏先生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文稿来源于网络,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