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本期主播:耿艺妍
文字编辑:张宇芹
文稿审核:向清清
图片编辑:耿艺妍
背景音乐:醉流年-尢枫
官方weibo: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想必很多人都非常熟悉。
说到春节习俗,不得不说说这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祈福,饮食,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春节起源于上古原始信仰,反映的是古人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在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一些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祭灶,扫尘,吃年夜饭,守岁,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等等,这些都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些习俗,但是有谁知道《元日》一诗中的屠苏与桃符呢?
这屠苏呢是一种酒的名字,饮屠苏酒也是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
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用了许多中药泡制,能够益气温阳、祛风散寒,有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
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屠苏酒要从年纪最小的开始喝,年纪越大越在后。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
而桃符和屠苏酒不一样,桃符是是春联的前身,也就是说,春联起源于桃符。
据《淮南子》记载:桃符是用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多的桃木做的,在上面写“神茶”、“郁垒”两个神名或驱邪降福之类的吉祥语,来驱鬼镇邪,称为“题桃符”。据《山海经》记载,在很多年以前,在东海上有座古老的度朔山,山上有百鬼出没。神荼、郁垒两兄弟神通广大,善于降鬼。于是,人们便将他们俩的名字刻于桃木上,于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因此,桃符寄予的是人们对于和顺平安,福气安康的美好愿望。
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于除夕令学士题桃符,蜀主对学士所题词语不满意,即挥毫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的题词改变了传说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春联。
随着时间变化,桃符渐渐消失,而表达祝福的春联成了新的习俗,被人们接纳。但是,不论是屠苏酒,桃符,亦或是春联,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时代变迁,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有趣的方式表达对春节的祝福。在这里,提前祝听众朋友们新年快乐!
(部分文字来源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