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访谈《梁鸿 梁光正的光》

【文学】访谈《梁鸿 梁光正的光》

2018-04-15    33'07''

主播: 失眠数羊

90 0

介绍:
梁鸿,1973生于河南邓县(今邓州市),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中文系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研究。发表学术著作《巫婆的红筷子》等,并在《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2008年度《当代作家评论》奖和《南方文坛》2009年度优秀论文奖。2010年11月,《中国在梁庄》获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好书。 10多万字的纪实性乡村调查《中国在梁庄》,是梁鸿分别于2008、2009年间用近5个月的时间深入河南邓县一个小村落,进行调查采访而完成的。当梁鸿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发现眼前的景象与记忆有天壤之别:童年时代的坑塘干净,如今却变成了蚊虫的滋生地,梁鸿小时读过的梁庄小学早已倒闭,小学沦为猪场……她决定要用笔去记录农民的伤痛和矛盾,记录当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展示一些问题。 多年以来,梁鸿坚信创作来源于生活实感,坚持“靠直觉写作”,父亲的去世激发了她一直以来对乡土文学的研究愿望,正如她的作品《梁光正的光》就是以其父亲为原型创作的。她对自己笔下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她坚持农民形象是“去符号化”的,把农民“还原为人”,让笔下人物的一切行为都是值得人去思考的、有价值的。依循本心和直觉,不计较得失收获,这是梁鸿创作之路上的舍得之道。 尽管这样的创作思路并不主流,但这确实源于伴随她创作始终的“矛盾和挣扎”。她享受着必将永恒存在于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如果说你的矛盾与挣扎没有了,你很满足于你的生活、社会和时代,那么创作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矛盾和挣扎,促进了梁鸿的写作,她也通过写作“记录历史,对抗遗忘”。正是秉持着这样的创作本心,梁鸿才能回到故乡梁庄,跟梁庄人一块吃、一块住、一块聊天,真实体验他们的生活场景,创作出一部既写实又“饱含个人视角与情感”的优秀作品,将现实中的农村场景展现在大家面前,但却引导着作者向更深更远的方向思考。 正是抱着这种非功利的想法,梁鸿的无心插柳之作引来了很多读者的共鸣。一部真诚、充满情感的作品确实会触动很多人内心积蓄已久的那种情绪,这是对写作者最大的鼓励。同时,她也对此“诚惶诚恐”,她希望自己能透过掌声看清真实的自己,反思自己,这样才能在创作之路上继续前行。能够这样理性地审视自己,也正体现了梁鸿在经历巨大成功后仍坚持本心的不易。 在她看来,好的作品是通向各个方向的,没有题材好坏之分,只要是关注内心世界,传达生活实感的作品,都饱含了对自我的认知、对社会的认知和对文学的认知,都是对生活最最真实的、实在的体验。作家是个复杂的职业,既要内心专注小处的自我、情感,又要心怀宽广:“一个作家的内心有多大一定会在作品里体现出来,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宽广。”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明确自己为什么写。 梁鸿多年来一直生活于相对纯粹的校园之中,这对她的创作有什么积极影响?她曾经的故乡生活对她的写作之路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她又是怎样界定报告文学和非虚构文学的区别的?聆听梁鸿讲述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