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对予告诉徐霞客,这里前有湖水一派,四季长清,因名清湖。眼前的多福寺又叫小江郎寺,原来建在岸上,后来有僧人化缘集资,用支柱、栏杆把水中的小江郎与多福寺连接成一个整体。多福寺的墙上题写着很多骚人墨客经过清湖时留下的诗文,有唐朝衢州刺史周美的,有宋朝诗人陆游、杨万里的,有元朝方回的,有明朝陈翼飞、张瑞图、林大軻等等的。徐霞客最欣赏的是同时代人袁敬所的《清湖春水》: 巴蜀春风雪早消,汪洋便觉润衢饶。波分彭蠡湖边绿,浪接钱塘江上潮。鸥鹭忘机闲白昼,鱼龙得志起中宵。几时觅得扁舟去,云满蓬窗月满桡。刘对予告诉徐霞客,面前这片水域叫“小江郎潭”,潭里生长着“小江郎”。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清湖出了一个叫柴头闯的大力士,从仙霞山脉五显岭挑来一担石门,准备制服须江上一对恶蛟。半路上遭到五显大仙阻拦,一拉一搡之间,两扇石门脱闩而去。一扇摔落江郎,裂成三爿,就是“江郎三爿石”;一扇落在清溪里,也裂成三爿,没入水中,人称“小江郎”。“有人见过它吗?”徐霞客好奇地问。“水太深了,不容易看见。听老前辈讲,弘治十一年(1498)江山大旱,半年多没下一滴雨,清溪浅得可以蹚水过去,小江郎才露出水面,有人还爬上礁石嬉戏。”刘对予说。他们不会知道,340年后的 1970年,江山又一次遭遇大旱。清溪里的三爿巨石再次露出庐山真面目,引来远近许多人前来观看。当传说让位于真实,所有的传奇和浪漫都变成无限失落和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