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你的手,让孩子自己走
孩子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孩子是你眼中的希望,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续。如果说父母是一棵树,孩子就是这棵树上的一片叶子,经历了风雨才会成长。如果说父母是一株蒲公英,孩子就是这株蒲公英上的一朵花,经历了阳光雨露,才会四海为家,生根发芽。如果说父母是一片海,孩子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经历了父母的教育鞭挞,才会涌起美丽的浪花。亲爱的父母啊!想让你的孩子成才,那么就请放开你的手,让孩子自己走。
人类与动物植物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繁衍养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有最高级的大脑,人类的思维性和创作性都是特别的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不断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父母重视起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多的教学理念、教学机构层出不穷。一个孩子,两个父母,四个老人的格局产生的结果就是培养出来了生活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学习中的机器人,小陀螺。咱们先说说生活中的事例,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它讲述了孟母为了教育培养自己的孩子不惜三次搬家,最终在学堂附近安家,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孟母并没有代替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情。反观我们现在的父母呢?从小就代替孩子做全部的家务。孩子了个人内务比如说吃饭,基本上都是父母爷爷奶奶追着喂饭,很怕孩子饿着。其实他不吃就是不饿,咱们民间有句话“饿上一星期吃什么东西都是香的”。也就是说小孩子不饿不吃,吃饱了就不会再吃。这样追着喂饭,把孩子的胃撑大了,而且运动量不够,营养过剩,造成了现在肥胖孩子特别多。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这些老年病都出现在孩子们的身上了。做为家长的我们难道不应该深思一下吗?
小孩子七八岁了,就应该教他自己穿衣服,整理内务。帮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但是太多的父母都没有这样做。他们替孩子做了全部的事。穿衣戴帽,背书包上学。如果父母不替他们做这些。孩子都不知道做什么了。网上有一则报道:一个孩子上学,吃早餐。别的小朋友都在剥鸡蛋吃,只有他在坐着看。老师就问:“你怎么不吃鸡蛋呀?”孩子回答说:“这里的鸡蛋和家里的不一样。”原来家里人都是把鸡蛋去好皮给孩子吃。即使这样,父母也应该告诉并教给孩子如何剥鸡蛋。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怎样描绘,他就是什么样的一幅画?我的一个学生,六年级还不会系鞋带儿。你说他笨吗?一点儿也不笨,他学习各方面都特别的好。后来我家的一个小朋友教会了她系鞋带儿,他自己就会了。其实就是父母没有教而是天天给他系鞋带。那么,你们得教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放开手让他们去做不是代替他们做下去,直到父母老去。
其次,说说学习上的问题。孩子呀呀学语开始,父母,老师就开始教授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从日月水火到加减乘除一点一点的学习。然而,一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风气在父母之间流行。父母把孩子送到各种早教机构学习。也不管孩子能不能吸收理解成人的思维文化。他们在各种机构学习英语,国学,茶道,烹饪等等。亲爱的父母老师们,您的孩子那么小,思维和智力并没有发育完善,成熟。应该让他们享受快乐的人生,快乐的童年。知识是一点一点学习和积累的,怎么能如此盲目的教授。目前有一种风气,就是老师留作业在微信群里,不给孩子抄写记作业的机会。孩子们放学都不知道作业是什么,必须回家问父母,然后再做作业。而且老师还安排家长判签孩子的作业。听写,背诵抄写错题让孩子改正。我想知道这些事情父母都替孩子做了。那么,孩子们又什么时候能独立呢?孩子们如何能培养出独立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呢?父母家长替孩子们做了他们从小应该做的事。当孩子们长大了,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离开父母的时候,父母能代替他们做工作呢?这样的孩子能成为社会栋梁吗?这样的孩子能在事业上成功吗?这样的孩子能在社会上生存吗?
有句话就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老师教会了孩子各种生活和学习的技能,才能使我们的孩子既要健康快乐的生活,又要学到真正的本领。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跟得上人类社会科技化的步伐,跟得上改革开放大时代的中国的步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才能被社会所接受,不被历史的车轮所淘汰。
亲爱的父母老师们,爱孩子,就给他一张白纸让他自己描绘未来。爱孩子,就给他一把琴,让他自己去弹奏美妙的乐曲。爱孩子,就给他一支笔,让他自己写一首唱给自己的歌。爱孩子,就请放开你的手,让孩子自己走。
贾飞,女,70后。辽宁开原人,毕业于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下岗工人,现在从事教育事业。现在是《江南文学》的特约作家。《莫然文学》、《西凉诗刊》的专栏作家。作品发表在《江南文学》、《莫然文学》、《西凉诗刊》《云中诗刊》、《豫苑文风》、《西垂文苑》、《最爱乡情》等微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