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作者  程建平  20190429214155

五月五作者 程建平 20190429214155

2019-04-29    08'54''

主播: 新心民敏

94 1

介绍:
五月五 文|程建平 农历五月五这天,天刚麻麻亮老人就叫醒小孩们跟着大去柳树上扳些树枝,回去别在屋里的门檐上、炕头桌子上……这也许是先人们的一种纪念或是什么风俗。再去野洼或种植艾叶的地方拔上一些艾,回去摆放在正门处用来辟邪,再绑上赶集买回来的花线手链,用来辟蛇虫,这是我从小到大一直都记着的习俗。 记得我8、9岁还在老庄院住时,那年五月父亲早茶后叫醒我吃了些火炉上烤过的馍馍,那时我咋不记得早起洗脸刷牙的习惯,其实那时根本就没有?然后跟上父亲去总门下(老先人留下的名字)调树(修剪树)。在我家的一棵大柳树前,父亲往腰里缠了一根麻绳子,爬上树去,然后,父亲放下绳子让我把锯子、斧头绑到上面。接着,父亲开始锯树,我往家里拉树枝,顺便把小柳枝撇到大门叔居住的房上。等我再次拉树枝时,大柳树下围满了要柳枝的左邻右舍,他们图便利,挑选容易取来适用的柳枝……后来盖房子需要木料,就放了那棵大柳树。再后来,父亲去世了,我接着在五月五折柳枝,这个传统一直在继续着…… 母亲辈们则在“五月五”提前几天都准备丰盛的吃喝,比如自做的甜醅(小麦或莜麦做的)、自烙的馍馍、自做的然饭(粽子)、荞麦做的荞粉、自做黄酒,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那些吃喝…… 总之,老家农村五月,麦子黄了、菜子黄了、杏黄了……在这个季节里该熟的庄稼及水果都开花结果了,这个时节如果有机会走进西北老家,你的嘴巴是闲不住的。 记得1985年的五月五,父亲去世才半年,家里没有准备节日的吃喝,给我们送酒醅(甜醅)、苦豆馍(烙的馍馍)的有七、八户人家,而且每家的做法、味道都不一样,真是一样的米面十样的做法。的确如此! 2016年五月五,在我所居住的城市,我早晨去早市,正好碰见去早市的人们买完菜,粽子、大把小把的艾叶都是这天的抢手货。我看了看,大多数老人手里拿的艾叶是冒牌货,是农村田间地头常见的一种蒿子,可那些大叔大妈们挺高兴的样子,也许他(她)们能闻见农村的一种草蒿也有知足感。 近几年在城里生活了一段时间,知道“端午节”是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的,也许农村人过五月五与这事多少有点沾边。现在,过节的祝福在网络上五花八门,版本超出现实很多,当然了,有些是空扯,为了虚构网络气氛。本人生活在农村,由于各方面的压抑总感觉社会很虚伪,不像过去农民在庄稼地里很实在,真是“除禾日当午……”也许现在是经济时代,不管农村或城里攀比时把人们的真诚意识拉开了一段距离,也许这是时代进歩的原因,因为人改变不了现实,只能改变自己而已。我写了半天只能出此个人的感叹。 原来我很喜欢吃我婆做的酒醅儿。她提前三天把小麦闯皮、然后煮熟,待凉撒上曲料,然后用铜树或核桃树叶子捂住外面再用衣服围上,起两天就好了。煮酒醅也是一门技术,有的人煮不好就酸了。我妈烙的苦豆馍(白面馍),和面时里面放些苦豆儿(农村一些地方种的香佐料、和面里面放)、揉匀、擀好,在上面画些圈圈等图案,馍馍熟后很好看,也很好吃。可近十年再也没吃过我婆、我妈的五月五手艺了,因为二老这十年生活在城里,再没机会展现农村时为子女所做的吃喝了。 2019年4月27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