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霍乱时期的爱情》
张恒溶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哥伦比亚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的又一力作,碰巧小时候我读过他的诺奖作品《百年孤独》,我记得小时候看《百年孤独》除读懂了表现孤独这个主题外,只觉得故事纷繁跳跃,艰深难懂,没记住明显的故事情节。可能是那时年龄太小,阅历不够,理解能力还有待提升。隐约的印象中,我觉得他的 《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叙事要比《百年孤独》要明晰,语言要美些。《霍乱时期的爱情》封面上写着马尔克斯的一句话:《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看来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据说此书出版发行量是《百年孤独》的150倍,在世界上很受欢迎和畅销。
由于平时工作忙,断断续续历时半年才抽空把《霍乱时期的爱情》看完了,虽然隔了个把周再来回忆,因男女主人公名字太长都记不准了(男主人公叫弗洛伦蒂诺• 阿里萨,女主人公叫费尔明娜 • 达萨,这是再翻书查到的),但故事情节还基本记得到。不妨乱谈一下。
故事开头入题较慢,拖沓不吸引人,这也是我拖了很长时间才看完的一个因素。不过耐着*********************************************************************************************************************************************************************************************************************************************************************************************************************************************************************************************************************************************************************************************************************************************************************************************************************************************************************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他爱情的天空里一直留着一片不能侵犯的领地,是留给他的心上人、他的终身爱人费尔明娜•达萨的。这也是这篇小说与世界其它名著表现爱情与众不同的地方,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给我们诠释了爱情的含义,这也算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个性独特的爱情圣手吧。无论我们大家认可不认可,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爱情存在的方式。虽然有点死缠乱打,穷追不舍,不过几十年如一日不改初衷,坚持独身等待爱情花开的精神还是很感人的。
应该说这部小说的中间和后边部分写的比开头部分出彩,情节紧凑明晰,人物性格逐渐明朗,主题也更加鲜明。仔细想想,马尔克斯能得诺奖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对人物心里的描摹比较逼真,对生活观察细微,对多个行业比较了解,社会画面纷繁复杂,情节想象丰富,内容有深厚的社会底蕴。既有现实主义的大胆揭露,又有浪漫主义的抒情描写;既有人性丑恶的批判,又有对真善美的讴歌;既有宏大的政治军事场景描写,又有儿女闺情蜜语的细腻刻画。故事浪漫缠绵,线索明晰,两个男女主人公命运曲折,爱情兜兜转转几十年,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主人公的命运结局还是幸福圆满的。马尔克斯这种布局谋篇、驾驭文字的能力,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有点《红楼梦》似的现实主义小说风格,难怪是作者最心仪的作品,受到读者追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