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luigi,自己组建了剧团的大三学生。
菲菲,疫情上不成课,索性就做了个剧的00后。
【本期话题】
为什么剧团的名字叫“野鱼”?
-耶稣的五饼二鱼。
-“野鱼”和“业余”是谐音。
-耶稣的“耶”,预言的“预”。
-一次无心插柳的试镜。
一部很牛逼的剧——《耶稣基督万世巨星》。
-一部永远不会被引进中国的剧?
-具有宗教背景的音乐剧,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以娱乐的方式结构耶稣受难记。
-音乐先行,慢慢做成了完整的舞台剧。
-极具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制作方向。
-一些对犹大和耶稣的感悟和体验:一部削弱了犹大的反面性和耶稣神性的剧。
-从耶稣的歌里听到他作为人的挣扎。
为什么野鱼剧社选择制作《耶稣基督万世巨星》?
-源自一条微博的共鸣。
-对神学故事感兴趣,重新解读耶稣受难让神学故事更有逻辑性。
-对音乐剧的全身认识:原来音乐剧可以用摇滚乐。
-聊聊各种版本的剧。
对剧本的设计,做了哪些本土化的创意吗?
-想做一部能反映我们生活的剧:贫穷、LGBT和粉圈。
-删号跑路的犹大,遭受网络暴力和被封杀的耶稣。
-被无数次改编后仍自洽的逻辑,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变的人性。
-不同的版本,不同的时代,《耶稣基督万世巨星》都有过什么样不同的主题?——嬉皮士、反战、小众文化、矛盾的时代。
如何确定野鱼剧团版的剧本主题的?
-在上音食堂开第一次剧本讨论会。
-按照印象攒出第一版剧本,然后在经历深度访谈后改进的剧本。
-一群都喜欢音乐剧,都爱思考的人。
当饭圈文化与剧的结合,哪些点是被有意突出的?
-耶稣式的偶像,接机的信徒。
-不同服装表示不同身份(只花了两千块的服化道。
-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导演,具有现代性的戏剧。
-难以聚在一起的演员们,一直在改动的剧本。
演完之后的感受?
-严重的“戒断反应”。
-刚结束时“只想赶紧远离”。
-一个“把梦做真”的过程。
有什么“过来人”的建议?
-开始想得很美好,做起来就会有各种意料之外的困难。
-坚持和热爱,“做下去”。
-会很难,但没有你想象中难。
【本期票根】
音乐剧《耶稣基督万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
【本期音乐】
Steve Balsamo – Gethsemane
Zubin Varla – Heaven on their minds
【本期主创】
唐小友,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大卫,资深音乐剧爱好者
文字制作:乔井岩
视觉形象:小伙伴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