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又是一年春风起,又是一年清明祭……
每当清明来临的时候,那一缕思亲的愁绪总会被得意的春风撩起……
而走近清明,心里总是别有一番滋味,透露出一丝丝隐隐的抑郁……
屈指算来,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个轮回了……
十二年来,睡梦中里经常复现出她老人家的瘦小身影,一笑一颦,音容宛在!
尽管是母子梦中相见,我却久久地不愿醒来……
母亲……!
虽然我们已是阴阳两隔,但我还是愿意永远地依偎在您的襟怀……
母亲属兔,出生于一九二七年……
那年月兵荒马乱不说,苦难的父老乡亲还深受封建思想的浸染……
母亲从小就裹了脚,由于疼痛,她时常背着父母松绑裹脚布,以至于母亲的双脚不是真正的三寸金莲,而是属于严重的脚板畸形……
母亲在她们家里排行最小,聪明伶俐,惹得姥爷十分怜爱他最小的闺女……
我还有三个舅舅和两个姨……
听母亲讲: 她还有一个三姥爷在孔府教书,我好奇地问母亲,三姥爷在孔府教什么呀……?
母亲说:你三姥爷在孔府教中医,而且,还写得一手很好的梅花篆字……
鲁南,孔孟之乡的发源地……
当地村民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但是封建思想意识也是根深蒂固,尤其是重男轻女的世风盛行……
母亲曾说:她跟她的三个哥哥去私塾读书,先生见她是个女孩,不让她进去……
她就只好坐在窗外的石阶上,等哥哥们下课一起回家……
屋里不时地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母亲也随声读起,而且默默地记在心里……
久而久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便深深地印在母亲的脑子里,并且她还能如数家珍般地背诵出来,经常依偎在姥爷的怀里背给姥爷听,记性远强于我的三个舅舅。并深得姥爷的宠爱……
那年,母亲嫁给了当兵在上海的父亲,那是一支刚刚从淮海战役退下来的陈毅部队,结束了内战,脱下军装,兵改工,开始搞建设,响应祖国召唤,一声令下,挥师北上……
第一个项目即是: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紧接着就是齐齐哈尔第一重型机器厂……
母亲常对我说: 她是三十岁那年有的我,那前儿正赶上大跃进,赶上中苏友好……
我小时候体弱多病,为此,苏联专家还给我医诊过……
这些都是母亲对我说过的话……
而今,斯人已去,抚今追昔,情到深处,缅怀依稀……
清明时节雨纷纷……
即便没有雨,也化作了离人的眼泪,任凭泪湿双眸,手捧一束鲜花放在墓碑前,用我颤抖的手,点燃一炷香,借助烟丝的飘渺,把我的哀思带到那天堂……
妈妈……!
我多么想再一次扑进您那温暖的怀抱……!
再一次喊一声妈妈……!
再一次 感受来自母爱的伟大……!
风瑟瑟兮野苍苍,雨凄凄兮心自凉……
此时此刻,我只能伫立在墓碑前,泪盈双眶,燃纸焚香……
遥望着燕山公墓那蜿蜒的山梁,心里默默地呼唤生我养我的俺娘……!
泣跪碑前,双手合十,祈祷上苍,护佑俺娘……!
树民~泣泪涕零于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