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桥幽思》作者张志成

《曲桥幽思》作者张志成

2017-05-23    08'56''

主播: 绿谷之声

50 1

介绍:
【河北】总社 【散文】曲桥幽思   文/张志成   2017年5月7星期日   出门迤逦南行不到一公里,就步上了横贯东西的辽河大堤。 大堤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雨,现在不仅修正得固若金汤,而且已经铺上可并行两辆卡车的柏油马路,形成可观可赏的生态保护环境,路的两侧,春有桃花盛开,夏有槐花盛开,芳草鲜美,绿树成荫,北面是是茂密的树木,其间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蝶飞蜂绕,有诱人般诗情画意! 放眼南望,绿树鳞次栉比,枝繁叶茂,新生芦苇,欣欣向荣;远眺辽河,如一衣带水,曲曲弯弯,蜿蜒东流。五月风光,绚烂多彩,风姿绰约,精彩纷呈,步步风景,美不胜收…. 走了约两公里处,已经接近扬水站。 扬水站是建在辽河与绕阳河交界处的一处提水站,在辽河大堤与在靠近站外绕阳河进入大辽河有一处是去年新修建的栈桥。说是栈桥,是因为它不是架在河面上,也不是架在沟壑上。而是修建在绕阳河末段入大辽河入口处的一处木制曲折的栈桥。 站在桥头放眼远眺,这栈桥曲曲折折,七拐八弯,颇有一些儿看着似一条蜿蜒入水的游龙。信步上了桥,沿着桥面曲折圆环迤逦缓步而行。桥面约两米宽,厚实的木板铺就。两侧护栏约有一米多高,全是实木栅栏,虽然没有美丽的装饰,却结实耐用。整个桥面朴实无华,大方大气。既可散步游玩,亦可观光浏览。 年轻时曾去过一些公园,风景区,也见过曲桥,回廊,那些都是前人匠心制作的赏玩之处,可圈可点之处不胜枚举。可每次经过,因为时间有限,不过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而已,难得细细品尝,认真思考过什么。可从来也没有思想过:为什么桥要制作成曲折?甚至还要九曲?走过这段曲桥之后,我似乎有所省悟。 为什么呢? 让我们顺着这曲折的木栈桥开始游览吧。 顺着桥上的台阶缓步而下,整个桥身尽收眼底:曲曲弯弯如一条游龙,我们此时修改稿就在龙尾,最远靠近大辽河边有一处廊桥,很似龙头。我把目光收回到眼前:绕阳河在眼前平平静静地流,微风吹动,河面微波徐起,岸边绿树倒影水中,清晰透彻。 一路曲曲弯弯,迤逦而行,每一次转变曲折,就换一处风景。 我现在才明白:这曲桥的设计,就是为了浏览时不断地地曲折转角的时候,不断重新转换角度,观赏不同视角中的不一样的风景。风景,虽然还是这个风景,在不一样的角度就会有不一要瓣画面,不一样的画面,让人有不一样的观赏感受。曲桥的设计并不新奇,却给人在观赏景物时带来新奇视角和新奇的感受。 在曲桥上缓步走了大约十分钟,我便站在了曲桥的最南端这个所谓“龙头”的地方了。大辽河就横亘在眼前:平平静静,缓缓流动,一改洪水期间的狂放与不羁。远眺如一衣带水的大辽河,在眼前却变得十分宽阔,如此温文尔雅,此情此景,怎会不令人滋生诗情画意的感觉呢? 以前所见的曲桥,回廊都是在公园,名胜古迹中。有机会能去公园,去名胜古迹浏览,算是享乐,对于工薪阶层,也算够奢侈的了。可如今这各种享受对于平民百姓已经是平常事。 人生处处有风景,就看你是不是能看到,能欣赏。 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尽管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太阳还是照样升起,落下,土地,不是这片土地,河也还是那条河,人们的生活水平再不是以胶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也再不是以前的那种生活环境。很多时候,不经意间发生的变化,稍一留心就会感觉变化在悄悄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美丽的环境让人们感觉生活得到了美化,人们的心情得到了改变,让有感觉生活更有意思,更有情趣。 在我生活的地方,类似曲桥这样可观可赏的不止此一处:风景带,生态园,鸟语林,苇海蟹滩……. 曲折的栈桥不过是其中一景罢了。 【原创首发】 简介:张志成,网名:子曰诗云。 1946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太子河区的一个乡村,最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从事小学教育、中学教育30年,后从事司法工作12年后退休,工作期间,时有文章见诸报刊杂志,退休后,因喜爱文字,常常写些散文,随笔,小说,旧体诗及新体诗歌,散见各大网站,文章以短小为主,语类自言自语,且乐此不疲。 美国汉纳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小小说学会会员。个人公众号:唯美微文微刊,风雅诗词微刊,微美诗文微刊,唯美诗文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