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柱香
(散文)
文/俊生
这是一个相传久远的真实故事,太行山东麓有一座山峰,当地都称为嘉山。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可谓贞松劲柏四时春,霁月光风一色新。山上峭壁之处有一石洞,长有数丈,高约一人。洞口四季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洞顶还有一喷泉,常年滴水,水滴之处有一块陷凹如凿的方石,可能这就叫日久天长水滴石穿吧。因此人们称之为圣水喝后可消灾医病。
年逢旧历四月二十,是此山的香火庙会。夜未破晓这里已是火光通天,烟雾缭绕。方圆百里的人们来这里烧香许愿,有的祈求风调雨顺,有的祈求好运遂心,什么早生贵子,发财发福,更多的是保佑家人安康,父母长寿......
烧香的人有的是从家带来,不乏更多的是从庙会上现买现烧。有时人们常为争前恐后早烧者福越大互相挤倒被踩脚下,有的争吵面红耳赤,有的因买不到香.纸赌气索性就把钱投进香火里烧掉。
故事中曾有一人一连七年争不到为烧头柱香而烦恼,成千上万只有第一个烧到头柱香的人一年好运连连,万事如意。此人去年的庙会那天,晓星初上残月犹明,赶到后仍没烧到头柱香。
今年他义无反顾下定决心,只要前一天去宿在哪里必能成功。他兴致勃勃半夜子时又出现在供台前一硕大如炕的香炉前,满怀激情的跪在平地,正要点燃香时,忽听耳旁犹如铜钟般的话声:"不要骄兴!你烧的还不是头柱香,实话告诉你那年年烧头柱香的人叫董孝知。"他闻听此言浑身酥软,欲倒在地。
回家后,为此事四处打听走访半年多才真正找到了所谓烧头柱香的人。
你是怎么做到的年年烧头柱香?我一连八年费了千般辛苦都没做到。
那人诧异而笑:我早听说你为烧香感人的事了。不过我根本没去过香火庙更没烧过头柱香。我本人卖了一辈子烧饼,只不过是每天的第一炉烧饼出来先让我父母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如此。在外千里烧高香不如在家孝父母,你说呢?
此刻他恍然大悟感到这一字千钧,又像万箭齐穿心窝。
从那之后,四月二十的庙会更大了,从早到晚人山人海比肩继踵。不过,烧香的却寥寥无几。这一天人们交流买卖互通有无,一片繁华景象,唱大戏演小曲,更多的是利用这一天向人们宣传教育发扬光大,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原创首发〕
刘俊生
男1947年生,河北省定州市台头村人,农民,爱好文学,90年代曾在定州台视台发表短篇小说及诗歌″妈妈与债" "晚到的春天""闪光的心灵"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