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归宗岩游记》毛传书

《建瓯归宗岩游记》毛传书

2017-12-22    13'59''

主播: 绿谷之声

103 1

介绍:
建瓯归宗岩游记, 毛传书, 来到闽北的古城建瓯,便听到当地人夸耀他们县 的名胜归宗岩。说那是从武夷山飞来的一座最美的山 峰,故亦称之为小武夷。起初我不以为然。因为在来 建瓯之前,我翻过《中国名胜词典》,建瓯县无—处名 胜古迹。我想,这也许是出于对家乡的偏爱吧。 说也巧,次日好客的建瓯县政协的同志就安排我 们去这小武夷——归宗岩,领略一下这名不见经传的 山水胜地风采。我为之一振,感到由衷的高兴。 小武夷位于建瓯城北边的张墩乡,距城十二公里。 汽车出城西的建溪大桥,北折溯水而上,十几分钟就 到了。下车一看,眼前是一座翠色逼人的青山。山上 的绿叠叠重重,好像深不可测的水潭,庄重又带着几 分神秘。此时为雨后初晴,隐藏于幽林深处的流泉, 不时传来轰鸣声。声音随山风而变幻,忽强忽弱,忽 高忽低,更增添了神秘的感觉。我不禁发出感叹:看 来这归宗岩确是一处不凡之地啊! 我们跟着向导登山。沿着古道拾级而上,过会仙 桥,便进入深山老林。只见遍山都是千年古树,有的 巍峨挺拔,顶天立地;有的如卧地蛟龙,铁干虬枝; 有的经雷击电轰, 留下半截残躯,犹显示出顽强的生 命力。越向上,山野味愈浓。大自然的天工造化,生 物群的生生不息,眼前尽是活的标本,就像一座天然 的博物馆,令人目不暇接。我小心翼翼地踩着古道上 高低不平的石块,甚至不愿踩坏长在石上的苔藓。一 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和谐,那样美。每一棵树木, 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绿苔都让人觉得可爱,都会牵动 人们的思绪,勾起种种遐想。置身于这古老的大自然 怀抱中,我好像茅塞顿开,突然悟到了为什么书画家 要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追求山林气、自然美的道理。 那是因为美在自然,俗出做作。瞧那满山的斑斓生物, 形态各异,参差有致,生机勃发,不仅有最美的线条, 最合理的布局,最自然的色彩,而且还有最富诗意的 神韵和风采。 向导指指点点,不时向我们介绍各种树木的名称, 有属斗壳科的米楮、甜楮、毛栗、青冈栎;属杜英科 的猴欢喜、中华杜英、薯斗树;樟科的阔叶樟、楠木; 金缕科的枫香;松科的马尾松等,仅乔木层就有20来 种属科。灌木层还有禾本科的苦竹、毛竹;杜鹃科的 乌饭树、杜鹃;马鞭草科的牡荆、紫珠等等。在,这块 面积只有3250亩的景区内,竟有如此丰富、如此古老 的森林资源,实属罕见。人们夸它是从武夷山飞来的 一座最美的山峰绝非溢美之词。当然武夷山有其自己 的特色,有那如诗如画的九曲清溪,如梦似幻的天游 奇峰。但像归宗岩这样的山确实没有。仅以古老森林 的富足而论,武夷山哪一座山峰都不能和它相媲美。 沿着一路藤萝古树,我们观赏了许多的奇岩异洞。 从后山进入藏于密林深处的千年古刹——崇仁禅寺。 古人言:“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皆有寺庙,然而大 多雷同无异。崇仁禅寺庙不大,建筑却别具一格。它 顺天然地形兴建,采用民间楼廊式组合而成。大殿、 配殿、客堂均在楼层,实为少见。据历史记载,此寺 建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 史。现为开放的宗教场所,有不少僧人。 我们从北侧下楼,忽见寺前一精致小亭突兀而起, 伫立在一座小山峰的顶上。原来这峰叫“香炉峰”,为 此山一奇。顶上的亭子为白鹤亭,又称“香台”、“太 虚寥廓亭”,内供有佛像。亭为六边形结构,把一顶帽 子戴在小山峰上。廊座四面悬空,朱柱青瓦,重檐攒 尖,远看如彩灯高挂,与蓝天白云、青山翠峪相映, 分外耀眼。我们顺石阶步入亭内小憩,俯视山下,仿 佛人在碧浪之尖;扶栏放眼,远处群山叠翠,一水如 练。溪光山色,奔来眼底,顿觉清气盈胸,心旷神怡, 别有情趣。 . 从“香炉峰”下来,复又进入莽莽丛林。沿林间 石径逶迤而上,沿途还有“蝙蝠洞”、“一线天”、“仙 人下棋”诸景,均为天然景观。最后,弯弯山道把我 们推上了“齐云峰”。齐云者,顾名思义,谓之高也。 只见一巨大岩峰耸立于山巅,虽不及武夷天游之险峻, 但有其独特的风采。它在一条七八十米长的狭长地带 拔地而起,巍巍直冲云天,相形之下,边上的大树也 矮了,人更显得小。仰首观望时有晶莹水珠飞天而来, 洒洒扬扬,敲得树叶沙沙作响。称为“石壁扬珠”。传 说若能口接七滴,便能成仙。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 但这口接水珠确是一大乐趣。岩峰的另一边还有奇妙 的“石心泉”,泉眼距地约七八米,飞泉从岩壁上冒 出,如琴瑟之声悦耳动听。泉眼边一丛绿草挂满闪光 的水珠儿,不时滚动抛落,十分可爱而又可望不可及。 我伸手接了一把泉水送进嘴里,顿时全身清凉舒适。 其时我真正感受到陆放翁”金丹九转太费事,服水自 可追飞仙”诗句的超然意境了。 回到山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回首这一脉撩 人的青山,感到难分难舍。它质朴无华像一个纯真的 少女,天生丽质。它是一部书,每一章节都有丰富的 内涵,让人回味无穷。曾记得一位艺术家说,离开人 间越远越雅。而这距建瓯城只十几公里的地方竟有这 样一处宝地,实在难得。 在离别之时,我便想着下次要再来。我甚至有过 自私的念头,不想为她宣扬,怕她的知名度大了,游 人蜂拥而至,若管理不善,会使她的容颜受到损害, 甚至担心会被糟塌,变得面目全非…也许这是杞人忧 天了。 归宗岩,小武夷。大自然的杰出创作。太令人梦 绕魂牵,心驰神往。 1992年8月 (原载北京《旅游》杂志1993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