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老师感悟慈悲心

文月老师感悟慈悲心

2015-11-18    11'51''

主播: 爱与幸福微信平台播报

197 9

介绍:
感悟慈悲心 文:文月 郑老师在课程中经常提到我们要修慈悲心,那到底什么是慈悲心呢? 慈悲心的慈就是与人利益,与人幸福。悲就是怜其人,感其苦,拔其苦。慈的意思就是能够给对方幸福和利益,悲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对方从苦海里解脱出来,让对方幸福。慈悲心是佛家的最高境界,也是至于至善的最终方向。 慈悲心也是我们逐步修行过程中慢慢感受到的境界。首先要有怜悯心。郑老师在基础班上带领大家做的爱的束缚游戏,一个孩子被我们自以为是的爱缠的无法呼吸,成为了一个无法自由的人,那种景象我想大家可能还会记得。当我们看到那样一个孩子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心里很难过,我们很悲伤,因为仿佛看到了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为自己难过,那就不是怜悯心。如果我们开始能够看见孩子了,为孩子这个生命感觉到难过的时候,这时就有怜悯心了。我们听了别人的故事就会伤心落泪,为对方那个生命走过的历程而痛苦,仿佛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感受,这也是怜悯心。人有怜悯心已经很好了,比如我们上研修班,现场听了很多人的故事,看到了每个生命的不容易,愿意成长而付出的努力和改变,你就开始有怜悯心了。当然很多人还停留在为自己哭的阶段,这也不要紧,我们只要听大家的故事多了,就会产生怜悯心。当然怜悯心里没有太大的力量,只能陪着她哭,不能让对方笑。 同时慈悲心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敬畏心。敬畏心就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我们对待每个生命都要小心谨慎,不敢轻举妄动,不会随意敲打,不会百般挑剔。 慈悲心就带有了智慧和力量,不仅能够陪着他哭,还能让她笑。郑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一会让她哭,一会让她笑,这就是慈悲心的力量。也就是说这比怜悯心和敬畏心里更多了一份欢喜。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大家就能感受到,什么是慈悲心。 有一个家人给我说了这样的事情,她说:“孩子才八岁,就开始想当学霸了。因为孩子爸爸经常给孩子说,你要当学霸,学霸如何好。所以孩子考试时就害怕和紧张,害怕自己不能当学霸。她感觉老公这样说孩子不好。”我们学过爱与幸福理论,当然知道这样不对,给孩子的不是真爱。可是郑老师也说了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老公对孩子这样说很正常,因为老公也想让孩子好,也想让孩子优秀,他的发心一定是好的。妻子说:“是的,有时候老公不断地讲,不断地给孩子说,就看是否能够替孩子去考试了。孩子有时候会反感,老公也会唉声叹气。”我说:“你看不惯老公对孩子这么说,其实就是没有慈悲心。”她说:“那老公这样说孩子难道对吗?”我说:“老公怎么说孩子都很正常,说明你心里更在乎的是孩子。你感受到老公的苦了吗?”她说:“老公就是经常感觉很急很痛苦,小时候学习成绩非常好,长大后总想要更优秀”我说:“那他处在水深火热的欲望和焦灼之中,你感受到她的苦了吗?正因为他是这样的人,所以他特别想让孩子优秀,于是会对孩子千方百计的讲道理。”他内心像火烤一样,焦虑和执着蒸烤着他的心,你只看到他训斥孩子,你感受到老公内心的被担心恐惧熏烤的痛苦吗?她明白了,原来我对老公没有慈悲心呀,我以前还一直以为我做的很好呢。那天的辅导给她很大启发。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火爆脾气,批评你,其实他比你苦。当我们生起对老公的这种慈悲心后,当她再给孩子说这样的话时,我们更要用女人的温柔让老公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就是他无论好与不好,无论富贵还是贫穷,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无论怎样,我都爱你。当他讲道理结束之后,抱着他,给他柔柔的说,“老公,我爱你。” 再比如我们很多休学家庭中,孩子晨昏颠倒,生活完全没有规律,不出门,没有朋友,整日和电脑为伴。我们很多家人看到孩子的状态非常难受,其实孩子比我们还痛苦,我们还可以出门转转,我们还可以有朋友倾诉。孩子整日蜗居在家,不见阳光,不是他不愿意出来,而是他还没有力量出来。如果我们有慈悲心了,我们就不会想着他的前途,他的成绩,他是不是上学,而是我们怎么给他信任心赏悦纳的力量,我们怎么做好自己,充满阳光。 所以当一个人正在发怒时,请对他升起慈悲心,他被愤怒控制着,他很苦;当一个人正在萎靡不振时,请对他升起慈悲心,他被失望恐惧控制着,他很苦。对他说一句:“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我爱你。”慈悲心,我也在路上,我们一起吧,让这个世界因为慈悲而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