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芳芳老师随笔--费林娟播报

卢芳芳老师随笔--费林娟播报

2016-11-22    07'50''

主播: 爱与幸福微信平台播报

140 3

介绍:
劳作了一天,有一种放松下来的疲惫感,心里却是充实和愉悦的。今天是研十三开营的第二天,我这次做为场外志愿者忙碌着,虽然没有像前两次研修班那样,穿着爱相随的旗袍上台亮相,没有在场内听大家的生命故事,也没有给大家拥抱。但是我的心境却和前两次完全不同了,以前总想向大家展示些什么来证明自己,现在不需要再展示,展不展示都是那个我,我已经开始喜欢那个我了。 我发现才帮厨房做了些收拾桌子、扫扫地的活,就让我的筋骨有酸痛感,我开始心疼厨房的后勤人员们,每次开展大型活动,少则80多人,多则120人,他们总是这样忙碌着,真的很不容易!我暗暗下决心,以后我得多帮忙,还有我得多抱抱他们。 尽管中午已经感到疲惫,我仍然睡不踏实,我总惦记着下午一定要爬起来看孩子们上研修班的舞台,展示他们的幸福吧!我想:他们上台一定会非常有意思!果不其然,他们风趣幽默地描述着:从最初接到任务时混沌状态的瓶颈期---到后来经历争吵、磨合后,看到了自己成长方向的蜕变期---到最后方案细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越来越完善的成长期。他们每个人不卑不亢地送给研十三的学员一句话,送得最多的祝福词是:开心、快乐、心灵成长和爱。你会发现对生命的感悟孩子们比我们体会得更深刻,他们比我们更美好!如果说颐和还有什么更让我不舍的人,我想就是这群孩子们吧!他们真的非常非常美好,无论这次颐和幸福吧社会实践活动办得如何,他们每一个人都会成长一大步!你会看到原来在家里啥都不愿意干的孩子,在这里勤勤恳恳、矜矜业业;你会看到原来不愿意积极参与活动,害怕别人对他高期望的孩子,在这里迈出了他的步伐;你会看到那个腼腆容易脸红的孩子,在这里微笑地招呼顾客,上台能大声地说话;你会看到那个容易有情绪的孩子,在一次次的情绪中,不断地调整自己、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每一次的挣扎都是他内在的突破和跨越。好喜欢他们搂着你的肩膀和你撒娇,好喜欢他们和你抢吃煜皓做的超好吃超好吃的奶酥,好喜欢他们看到你很忙,天天都过来看你一眼,说:芳芳老师,我们好久没看到你了,来看看你。好喜欢他们有情绪、闹矛盾,这样他们又可以看明白自己,又可以成长了。(嘘!这句话得悄悄说,不要给他们看到,否则他们会说:老师,你怎么这样啊!老盼着我们出点事,哼哼哼……) 今天和一个参加研十三的大孩子聊天,他说:“我不敢进会场,我看到他们(成人)哭,就像我爸妈一样,看着难过”。我说:“嗯,所以我选择待在这里,在这里能把地扫好,就很有意义”。他说:“我以后估计也会选择来这里陪伴这些孩子们”。多美好的孩子,多美好的心灵!我相信:无论他现在心里挣扎得有多痛苦,他一定能走出来,看到风雨过后的彩虹。一个愿意并想付诸行动,给自己人生寻找点意义和价值的孩子,又怎么会差呢?比起很多“空心病”的孩子,用心活着和无心活着,未来将迥然不同! 我每天都把我的这些感受、这些小故事写在小卡片上,隔一段时间寄给阳阳。我记得上次让云路大哥拿给阳阳时,阳阳很开心,他很开心的让云路大哥读给他听。他告诉我:他很喜欢,卡片很漂亮。我其实并不知道他会不会看上面的文字,我也不知道他是否能读懂我写的文字。实际上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孩子是读心的,他不一定需要通过文字来感受我,他只要拿到这些卡片,就能感受到妈妈在成长、在蜕变。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牵挂和爱!试想:某一天,他长大了,翻开这些卡片,他是否会被爱暖暖地包围着,无惧风雨地行走在他自己选择的人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