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渡辺俊幸 - 本当の优しさとは…
赵海洋 - 《夜色钢琴曲》北京北京
陈奕迅--任你行
在北京的这几年有个很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同是北漂的朋友。有的已经离开回老家了,有的还在继续坚守着,还有的人在纠结,或许会留下,或许到了一个时间点也就走了。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四个城市好像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我们通常用“一线城市”这四个名词来代表它们。很多方面它们意味着都是最好的,例如典型的教育、医疗资源。但是想留在这四个城市的门槛又非常高,虽然它们的房价也有有高低之分,但是相差无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本都是一样的。
对于留在这几个城市的人,大家的奋斗过程也都会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我们把一线城市统一对待,到底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去一线城市打拼呢?
北上广深这四个地方对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有的人把它当做是赚钱的地方,来了就为赚钱,找工作不求公司多大,工作内容是否满意,给的薪水高就行。不断的跳槽也只为了加薪。
有的人把它当做是享受生活的地方,家境比较富裕,也不缺什么东西,所以不需要攒钱。来了,就为看看中国最好的城市什么样,把自己挣的钱全部花光,吃好吃的,买想买的,玩好玩的,充分享受城市环境带来的福利。
有的人是想努力留在这里,不想接受老家的世俗规矩,也厌倦了那种生活环境和工作氛围,想留在大城市改变自己的命运。
还有的人目的并不明确,只是因为当初有工作机会就来了。对于未来没想那么多,这种人应该是最洒脱的,内心无负担,对于去留内心也没有强制要求,选择更随意一些。
不同的人生境遇造成了大家对待一线城市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有的人在老家的生活跟一线城市差异不大,有的则感觉像是两个世界。
如果说二线城市聚集的更多的还是省内的人的话,那每个一线城市聚集的都是全国的人。形形色色的人组成了这个城市,让它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
曾经有段时间我一度劝说身边有能力的朋友来北京,趁着互联网行业形势好,赶快来北京赚钱。即使以后不想留在这里,也没关系,可以为以后的生活打好物质基础。
对那些有经济基础能留在北京买房,却回老家的人我也觉得特别可惜。有的人是想留下但却没有经济实力,有的人能力很强,努力几年后,完全有可能有更好的未来,但却不愿意留下。
不过后来在我跟那些回家的人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对于自己的选择并没有后悔。即使过了几年,他们依然过得很好,很开心,怡然自得。
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想的那样,一味的留恋一线城市,为了留在一线城市愿意付出所有的的财力。
之所以想写这篇文章,也是因为接触的人多了,让我有了这个思考。
补充一点,我说的适合去一线城市是指那些本意是想留在那里的人。如果只是想去感受一种生活的,并不算在内。虽然有人离开是自愿的,但是大多数人并非本意。
有段时间我认为留在一线城市的应该是那些家里有钱的人,因为他们有经济基础,可是这样太过于依赖先天条件,有失公平。
后来我又想或许是那些职业高薪且只在一线城市有工作机会的人,因为他们迫不得已,为了工作必须留在这里。可是单纯依靠工作给自己攒够足够资本的人又太少,而且很多人还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有城市定居成本低,宁愿转行,换工作。
我也曾一度认为是那些喜欢大城市的人,家乡经济发展欠缺,回不去的,逼的自己没有选择。可这也缺乏说服力,即使他们回不去家乡也可以去别的二线城市。
最终我找到的答案是那些有抱负心的人,“抱负心”主要是指一个人有理想,有志向。有些人尽管很折腾,也没赚到什么钱,但就是不想给别人打工,总想着自己干点事情。世界上确实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会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有这样一种执念,一定要做成一件事情,不做成誓不罢休。
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很多留在一线城市的人,都是经过逐渐努力在事业上获得很高的物质收益才拥有现在的结果。这个过程中少则3、4年,多则十几年,压力大是可想而知的。。特别是有些人的家境不错,在二、三线城市的物质生活基础要明显优于一线城市,那就更容易有放弃、气馁的想法。
今天问很多留在北京的人,说不定当初都有过放弃的念头。当遇到挫折,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在背后支撑自己的可能就是抱负心。如果说个人能力是基础前提的话,那这种坚持更难能可贵。
上文说了留在一线城市得有更强的财力支持,不同的职业、工种之间薪水有很大的差距。对于某些薪资本不是很高的行业来说,想要依靠工资攒钱买房,希望的确非常渺茫。所以有些人也会在工作上做出很大改变,比如说换行、提高学历,学一门新技能等等。工作后人们的心态会发生很大变化,要不是有很强的动力难以有这种决心。
现在身边有人再问我是否应该去一线城市,要不是对这个人有比较深的了解,我都不敢给建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