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念
我是安然,在中国陕西向大家问好!愿你像鹿一样追逐,也像鹿一样优雅!今晚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思念》!
岁月犹如流水一般,好像昨天我还是那个爱做梦爱幻想的文艺青年,今天却发现一道道皱纹深深的刻在了曾经圆润的额头上。半世沧桑,总感觉如烟的往事会悄悄的安放在心海深处不再去触碰,但当来到这里,老师班班们提议主题分享时,我却忆起了我十九岁刚踏上工作岗位却痛失我最爱的外婆的往事!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
一天晚上,突然接到加急电报,“外婆病逝,速回!”我不能自持,把自己关进房间,嚎啕大哭,哭累了就想,也许是电报发错了,也许是外婆想我了……就这样一夜没睡!因为我是外婆养大的孩子,她把所有的宠爱给了我,更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忘不了在我刚记事时,外婆每天一边给我梳头扎小辩,一边唱着歌谣,至今依稀记得两句:“扎小辩,象狗尾(yi),坐到门上等女婿”,当时听了也不明白什么意思,就只乐得哈哈大笑。
从记事起,外婆从来沒有打骂过我,她经常讲一些典故谚语,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在古装戏被重新搬上舞台后,外婆总带着我一起去看戏!我好生奇怪,外婆几乎能记下每部戏的大部分台词,我就惊奇的问外婆:“你是怎么背过这么多戏词的?”外婆回答:“喜欢,人一旦喜欢上一件事,就都能记住!”要知道外婆并不识字呀!看完戏,外婆还会根据戏剧的内容用浅显的道理告诉我:“你看坏人剧终都会在戏台脚落”,“过去的人十年苦读,才会成为有知识的人,我娃可要好好上学啊”。
上初中后,我迷上了看小说,《杨家将》、《岳飞传》、《西游记》等等都是在那时看的,看起小说来会忘了吃饭、晚上也不睡觉,钻进被窝打着手电筒在看,外婆发现后就当着巷子里的好多人说:“我娃学习可用功了,吃饭时也看书,睡觉时也看书,她在班级排名总是前三名!”回到家外婆又提醒我:看这些课本以外的书可以,但不能忘了正事!外婆的这种赏识教育也让我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了!
那几年《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毛主席的著作都是要背诵的,没想到在我背课文时,外婆竟然也能一字不漏的背诵下来,她不等我问原因就告诉我,文革时,让四类分子和家属背诵毛主席好多文章和语录,她为了不让现行*****的外公受连累,就不停的背,总是在全村第一个背会。
外婆关心我的学习,同时也不忽视我的身体。小时侯因为没吃过母乳,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没有奶粉,更没见过现在各种各样的乳制品,当时有炼乳但是凭票供应,而且要有经济能力。为了让我吃炼乳,妈妈卖了工作时买的一块心爱的罗马表,甚至连结婚时的陪嫁被面、象样点的衣服也出手了;外婆把当时不敢示人的金耳环金戒指让妈妈悄悄送到西安的某银行换钱;外公也转让了跟随自己大半生的怀表,…就这样我算慢慢长大了,但仍然是个发育不良的孩子!
记得刚上初中时学校组织体检,我身高仅一米三六,体重四十来斤。这时已经是改革开放初期,生活条件稍有好转了,姨妈和妈妈经常会给外婆买些奶粉、麦乳精一类的补品,外婆就只在她们面前才喝一些,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补品都进了我的肚子,那时的补品货真价实,我的身高体重就是证据:初二长到一米四几、初三长到近一米六,以致以在我作业稍有差错时,老师就会笑着说,“怎么?准备光长个儿不长心了?!”
师范三年,学校要求住校,我刚上学那阵,外婆很不习惯,妈妈说让我抽时间就回去看看外婆。上师范是供给制,学费、生活费、书本费全免,校服也是象征性收费,我担任班上学习委员,每个月还有五到十元不等的奖学金。每次拿到奖学金我就迫不及待的跑回外婆身边,最少给外婆三块,再买些外婆爱吃的小零食,外婆最喜欢在她的老姐妹面前对我赞不绝口,大家都对我说:你外婆沒白疼你!后来我师范毕业去了外地工作,外婆不适应一个人生活就被姨妈接走了。
工作后的第一个国庆节,我怀揣着第一个月除了生活费以外的工资20多元就去了姨妈家,见到外婆就把二十元硬塞给了她。在我要走时,外婆拄着拐仗把我送出了很远,给我叮嘱了好多话,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以后别来看我了,回到你妈身边去!”我说我寒假就来陪你过年。外婆说:不用来了!没承想再见外婆就已经是天人两隔了,外婆最后和我说的那些话竟成了遗言,也许她自知时日不多,而我却毫无察觉。
我无法接受外婆已离世的事实,不吃不喝守在外婆遗体身边,以致产生了幻觉,会突然大喊:我婆醒了!亲人们都被我惹得痛哭流涕!外婆安葬时我爬在棺盖上不松手,并哭喊,“我不要我婆离开我!”外婆走后的很长时间里她都不曾真的离开,而是住在了我的梦里,近四十年了,有时我还会和外婆在梦中相见!思念如斯!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各位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