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和生于80年代,到底有多少区别?我看这种区别,与非洲蚂蚁中国蚂蚁之间的区别没有多大。“70年代”就“白衣胜雪”吗?我倒觉得那些不必为学杂费和就业找工作发愁的“70年代”活活就是精神贵族,不知愁滋味,偏偏喜欢海阔天空地尼采康德这个那个。
许知远《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骨子里的为赋新辞谁都闻得出来。他们忧伤什么?忧伤今天为之写诗的女生明天会不会到别人的怀抱里,忧伤人文主义狗史努比在中国的命运,忧伤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哲学的没落道德的沦丧等。这些人在学校无聊,毕业了同样无聊。
出生的年代直接导致了他们是80年代的大学生,而我们是90年代的大学生。“70年代们”纯粹得可以,叫人怀疑他们大学生活的确是象牙雕刻的青春岁月。“70年代”“当他们还很年轻,就开始回忆了”———这唯一说明的是他们的早衰。他们是中国一个特殊年代制造的蒸馏水,在上个世纪末期扑哧几点水花。他们以为他们可以中流击水,以为自己只要扛起理想主义的旗帜就所向披靡,结果他们一败涂地,不是他们改变了中国。他们用身体写作,颓废,感伤,数落“80年代”,吃饭要思考,睡觉必须深刻,说话一定讽刺和腔调落魄,仿佛他们曾经仗剑天涯一样。其实他们不过是从大学到社会兜了几个圈,然后怨妇一般地牢骚无穷。
他们痛,他们最宝贵的岁月以及那时高尚的理想与激情,原来不过是冷却前的回光返照。他们痛,他们的浪漫幽雅和感伤忧郁原来不过是病态心理的延续。他们玩弄的小资,是西方的甘蔗渣滓。他们鼓吹文学,文学今天是夕阳产业,他们只好成为“知道分子”,一些按照商业需要出卖自己的知识群体。
相比之下,“80年代”们面对的是竞争更残酷的现实。为了生计在各种“人流市场”(人才流动市场)奔波,哲学文学以及教材在废纸店里按斤两出卖,然后一身悲怆地“出嫁”。“80年代”写诗是奢侈和异常坚持,“70年代”写诗是流行与洋洋得意。不要说白发苍苍,看看“80年代”们面临的学业就业压力吧,“70年代”的痛是精神的、虚拟的以及幻想的,“80年代”的痛才是实在的、世俗的和沉重的。
然而,很快,我这样的80后已经是社会的中坚阶层,我们买房,苦恼,理想和现实,剩男和剩女,度过了很漫长的自我纠结,我终于没那么拧巴了。到了90后这一代,又不一样了。
时不我与,90后已经代替我们。我从来就觉得,他们更加生猛。
有一年我回母校做讲座,以学长身份,聊聊职业经验。当时靠近毕业季,每年都有五六百万大学生毕业,庞大惊人。在大学生报告厅,我问年轻的学弟学妹们工作找得怎么样了。有人说搞定了,有人说还没呢,还有人说,不找了,准备自己做点什么呢!
自己做点什么呢?我有点犯糊涂。
两年前我看新闻,发现母校有几个男生,联手承包了附近一栋民居,他们把原本粗俗简陋的房子,改造成浪漫文艺的小旅馆,生意居然特别好,上了本市的晨报。这些比我晚了一个年代的学生,尚未毕业就已经投身外面,心思灵动。
尤其令我深有感触的,还有我的堂弟,这个生于1993年的男孩,最近开了一家个人的理发店。他连大学都没念呢!我看着他做了两三年美发店学徒,自己手艺过关,出师了,不必再仰人鼻息。今年开了个小小的门面,月入四五千。他有他的梦想,以后要做成连锁的。
生于70、80年代的人还有最后的光环包袱,眼前只看见那座桥,笃信理想和现实存在巨大的鸿沟,我们遇到关卡,还得跟自己做心理斗争。要理想,还是要饭碗?把青春献给有活力但激烈竞争的外企,还是去考按部就班安全保障一眼看到头的公务员?
但对于新生代来说,有什么好纠结的?大学考上就去念,没意思就休学创业去。工作也找,公司也搞,公务员也可以考一考。
就在春天,我在光谷的一家咖啡馆喝咖啡,坐在我旁边的两个年轻人,在纸上写写画画,双眼闪耀光芒,说要做一个网站,给那些想创业合伙的青年人搭建平台,让他们可以找到伙伴,做他们的生意,赚他们的钱。
我侧耳旁听,笑了。我没法定义成功,我不知道堂弟未来能否连锁,我也不肯定,年轻创业会不会一帆风顺。玩垮了赔钱了怎么办?会饿死吗?
我一点也不为他们担心。谁没失败挫折过,谁没迷茫过?那又怎样呢?蛰伏完了,还能新生。年轻永远是最大的资本。
我能确定是,只肯走独木桥的人,失去了宽阔的心,拥有的只是桥的那一头面积有限的疆域。而90后,不再拧巴矛盾。桥在世界上,他们有桥,也有世界。
摘自沈嘉柯《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