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虹之声第313期《“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如何让孩子不爱学习?》

丽虹之声第313期《“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如何让孩子不爱学习?》

2016-06-02    22'13''

主播: 幸福传递者-唐丽虹

6972 30

介绍:
中国家长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孩子学习好? 人人都知道学习好的前提是爱学习,所以最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爱学习。 可是,爱学习本是孩子的天性。正如我们养育孩子时,从一个柔弱不能抬头的婴儿,然后“三翻六坐七八爬”,谁见过懒惰不肯学走路的宝宝?学龄前儿童,哪一个孩子不具备“十万个为什么”的求学精神?孩子爱学习不是成人培养出来的,不爱学习才是成人培养出来的。所以常见的现象是孩子越大越不爱学习,家长越努力培养孩子越不爱学习。 今天这篇小文,就积我三十年教育工作之见识和近两年对家庭教育的学习,来总结无数家长们如何“培养”孩子们不爱学习的经验,供爱子心切的家长们借鉴与参考。 此培养方式可总结为三大块:(一)打击法;(二)期待法;(三)包办法。 (一)打击法 此法适用于对孩子严格要求的父母,在具体操作上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零敲碎打法,即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找出所有行为上的毛病,一一指出。比如“这个字写得真难看”、“这次考试又比上次差”、“你总是写错别字”,诸如此类。总之就是不断让孩子感受自己行为上的错、错、错,达到让孩子失去自信的目的。 第二种方式是整体打击法。儿童对自我的认识是依赖于成人的评价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给他们贴标签的方式实施一次性整体打击法。最常用的比如 “你脑子进水了?猪一样”、“你就是学不好数学的”、“我看你就是不行的”、“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娃?”、“你跟某某某就是没法比”等等。总之就是不断让孩子确认自己秉性天赋的差、差、差,摧毁他的自尊,挫败他的自信。 打击法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孩子很快放弃努力,因为反正我是不行的。 提示:以上两种打击法,如果在外人甚至众人面前使用,则效果以平方计。 (二)期待法 此法适用于一部分认为自己的人生“很成功”或“不成功”的父母。比如“我跟你妈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你怎么也得考个一本”;或者“妈一辈子没能上大学,你要为妈争口气”;“爸爸童年多想学钢琴可惜没条件,你现在可要珍惜机会”;“隔壁阿二总是考前十,你无论如何不能落在他之后”。父母的期待成为孩子的压力,压力可以转变为动力,这样的孩子会很努力。 孩子努力的结果有两种:一是没有达成期待。此时,失望的父母多数自然会转用上述第一种“打击法”。少数修养好的不使用打击法,但失望伤心无法掩饰,孩子会因此内疚。内疚也会产生动力,孩子可能因此加倍努力,废寝忘食也要达成父母的期待。但一旦完成这个期待之后,孩子会怎样呢?我认识一个按父母的愿望一直完成了医学院硕士学业的学生,将毕业证郑重地交给父母后扬长而去,在淘宝上开了一家网店卖她心爱的艺术品。 孩子努力的第二个结果是达成了父母的期待。此时的父母多数会想“你可以飞得更高”,从而产生更高的期待,却没有考虑弹簧超越限度的后果。我大学的一个同学,是独生女,在父母的精心陪伴下,从幼儿园一直优秀到大学,她不仅成绩好,还是校艺术团主演、校运动队健将、校学生会干部。大三时当选全校十大模范生,大红榜贴在校园最显眼处,人人赞她前途无量。传闻学校领导已经内定她留校任教了。可当父母告之表哥考上研究生出国留学后她又开始新的奋斗,八十年代要出国留学是非常难的,依我观察其实她天分一般,只是努力过人,因为时间紧,她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大四时突然精神失常,治愈后因药物副作用变得肥胖且迟钝,毕业后分配到一所普通中学,最终跳楼而亡。 八十年代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后,更多的孩子承担了父母全部的期待,近十几年,中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直线上升,出问题最多最严重的都是曾经学业优秀的孩子,为什么最后他们心理崩溃、自暴自弃或者与父母严重敌对?我国目前至少有上百万拒绝上学的青少年,他们不仅厌学,也厌社交,厌运动,整日呆在家中,沉溺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生命力呈现极低的状态。他们就是“期待法”培养出来的孩子。 我很认同郑委老师的“小黑人”理论。即,一个充满期待的父母,爱的并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自己心目中创造出来的一个小黑人,他时时拿这个小黑人来跟自己的孩子比,要求自己的孩子提升。大家都知道孩子们最害怕的一个动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可是,这个“小黑人”比别人家的孩子更可怕,因为,“别人家孩子”的优秀还是有限的,这个“小黑人”的优秀却是无限的。孩子天生能读心,他们很清楚地知道父母爱的不是自己。父母只不过要通过自己达成他们的人生理想,塑造他们心中的小黑孩子,但那不是我!即使有些孩子心理强大,经过努力终于达成了父母的理想,但他们却丧失了自己的存在感,因此,他们的潜意识里是充满愤怒的。这种孩子离开父母之后,可能再也不会主动学习。看看当前大学校园里大量的终年闲玩的学生就能明白原因。 谁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别人的理想呢?因此期待法达到的最好效果是让孩子丧失对学习的热情与主动。穿插一个用期待法泯灭热情的小故事吧: 一群淘气的孩子喜欢在放学后路过一名心理学教授的住宅时比赛向他的花园水池扔石子,教授夫人屡禁不止。这天,教授找来孩子们,给他们每人一块钱,说:我很喜欢你们扔石子的声音,以后请每天来,而且我每天都会付钱给你们。过了两天,教授对孩子们说,今天起只能付五毛钱了,但希望你们坚持来扔石子。然而,孩子们不再来了。 (二)包办法 此法适用于有爱、有钱、有闲的父母,特别是全职妈妈。具体操作方法多样,共同特点是尽可能包办代替。比如指导写作业;为孩子整理书包;孩子忘记带课本,妈妈打的士送到学校;请家教、报补习、选专业,一切由父母代劳。至于生活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你只要安心学习,别的一切都不要管”;在学校跟小朋友有点小纠纷,爸妈出面解决,诸如此类。 包办法有三大效果: 第一:剥夺孩子的成就感。孩子完全明白“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甚至一大半”,没有成就感的孩子难以自信。 第二:剥夺孩子的失败体验。没有失败就没有能力提升的机会。许多在小学成绩很好的孩子,上了中学后就一落千丈,因为父母帮助学业的能力有限了。而孩子独立应对学习与生活的能力却没有养成。这类父母有些通过请家教来延续自己的包办,但随着学历增高,家教也不能解决问题了,我有许多学生,在父母高水平的包办下,能进入国外的大学,可是,却没有办法毕业。 第三:培养依赖感,丧失独立性。父母包办过多,孩子无需对自己负责,当然今后也没有办法对家庭、对社会负责。分析任何一个啃老族的童年,都能找到一个包办的父母。然而独立自主本是人类的天性,任何孩子在学习爬和走的时候,都是在努力地离开父母,寻求独立。被包办的孩子,因为被剥夺这个天性,外在依赖父母的同时,内在却又产生对父母的怨恨。无数父母不能理解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对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却不感恩?这好象我们期待关在笼中的鸟儿感恩我们为它们喂食一样。 以上三种方式,任何一种,都足以让孩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何况二者并用。比如期待加上打击;打击加上包办,效果更是以N次方来计的。 文章写到这里,基本已经完成,想借鉴的父母足以找到培养孩子不爱学习的方法。但我却想更深一点让父母们看到,为何我们喜欢使用这些方法?或者即使头脑层面知道这样不好,可我还是无法控制自己。我尝试用林文采老师教给我的心理学知识简单分析其中缘由。 (一)爱打击的父母 这类父母或老师的共同点是特别能发现别人的缺点,特别擅长批判指责。这是因为,他们曾经是那个被指责被批判的孩子。由于童年被父母贴了负面标签,他们对自我是否定的。等到他们成年,无论人生是否成功,内在标签并没有揭除。他们缺乏欣赏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一如郑委老师说的,心里装着珍珠的人,有珍珠眼,看到的都是珍珠;心里装满垃圾的人,有垃圾眼,看到的都是垃圾,你是珍珠眼还是垃圾眼,决定于你童年被父母认定为珍珠还是垃圾。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投射,人们对自己的不满意会投射到他人身上,最安全的投射对象当然是孩子。父母不仅将自己的负面标签转贴给孩子,也将自己童年被批判指责时积累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因此,家长如不能开始自我修复,改变成长,则一代又一代,不良的家庭模式就这样传承下去。无数饱受家暴痛苦的孩子长大后还会暴打自己的孩子,原因就是如此。 (二)高期待的父母   此类父母的共同点是自我价值感低。先要补充说明一点:价值感的高低与事业是否成功无关联。许多事业成功人士,恰恰是因为内在价值感很低,拼命努力取得事业成功来填补内在价值感的不足。这类人虽然成功却不自信。当然,价值感高的人也可能事业成功,二者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输不起,因为一输就更加证明了自己价值感低,因此这类人特别爱计较。这一类的父母将填补自己低价值感的需求转移到孩子身上,要通过孩子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成功,而这个“成功”没有上限,要通过“比较”来完成,譬如孩子回家说“今天老师给我颁奖了”。父母要问“全班多少人拿奖啊?”假如孩子回答的是“全班大部分人都拿奖了”。这一类父母就会说“那你有啥好高兴的?”当代中国最出名也最恶毒的一句教育口号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有认同这句话的父母都可归入此类。 父母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的美好人生,提升自己的价值感,而不是转移任务到孩子身上,着实需要一番努力学习才行。 (三)爱包办的父母   这类父母的核心问题是自身安全感的不足,有许多害怕。他们把自己的害怕转为对孩子的担心,将“我需要保护”变为“你需要保护”。不敢放手让孩子尝试,不敢让孩子失败。但究其根本是害怕自己的失败。比如十几岁了还要与父母同床的孩子,父母去请教心理医生,医生一定会告诉父母:不是孩子离不开你,是你离不开孩子,孩子通过变得懦弱来满足你的需求。 孩子对父母的爱与忠诚是无与伦比的,因此,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催眠大师,相信孩子行,孩子一定行;不相信他,他一定不行。 在生活贫困和儿女众多的时代,即使父母不想放手,精力有限也只好放手。而到了独生子女时代,父母有时间精力包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