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虹之声第441期《孩子总要买买买,到底买还是不买?》

丽虹之声第441期《孩子总要买买买,到底买还是不买?》

2016-11-17    16'56''

主播: 幸福传递者-唐丽虹

2692 24

介绍:
孩子哭闹着要买买买,不买吧,于心不忍,买吧,又怕要什么给什么太惯着孩子,怎么办?其实处理“买买买”的问题,是帮助孩子建立“物欲”和“应得”的边界,制定行之有效科学的规则,坚持执行,边界建立好了,孩子既不会因为没得到什么东西产生饥渴感,又不会因为要什么有什么滋生无限的物欲。至于规则怎么制定,下面这篇文章,剖析讲解得很透彻,一起学习。 两年前的夏天,我和先生带着孩子回北京过暑假。我们在北京有两个留学时结识的朋友,一个是哈佛法学院的高材生,一个是乔治城大学的MBA,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四岁男孩。 有一天,风和日丽,大家带着孩子在奥林匹克公园游玩。大人们相谈甚欢,三个孩子也是玩得不亦乐乎。一行人正走着,朋友的孩子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还是看到了什么,忽然开始央求妈妈买个东西,而且马上就要买!不买不走,又哭又闹。最终,朋友无奈地在手机上下了单,孩子这才安生了。 这样的场景对很多爸爸妈妈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商场、游乐场、机场、地铁站等等。面对这种状况,很多爸爸妈妈时常在买与不买之间纠结着:孩子的东西已经很多了,虽然不差钱儿,但是再买似乎也无用,也怕不经意当中骄纵了孩子;可是如果不给孩子买,那么孩子的诉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又怕孩子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抑或内心生出匮乏感来,影响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 买与不买,看似只在父母的一念之间。但这“一念”的学问,确是父母们最为关切和需要认知的。 物质生活对孩子有多重要? 物质生活对孩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对“贫穷”的研究发现,长期的极端贫困和物质匮乏,不仅妨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和认知发育,而且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的压力应激系统容易被激活,更可能在早年就开始体验抑郁的情绪,成年后也更可能出现身体健康问题。 既然这样,我们是不是要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物质丰富的生活才是正解呢? 任何事情的过分解读,都不利于我们找到一个最佳答案。 儿童心理学领域有个著名的依恋理论。一个孩子与生俱来要和特定的人建立持久的情感联结,由此获得生物保护和进化的优势。当物质的满足足以维持有机体的正常运转和发育的时候,孩子的第一需要是爱、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这些基本情感的满足,才是孩子走向丰盛人生的坚实基础。 那物质的富足是否能够必然满足孩子的这些情感需求呢?未必! 一个心理学同事曾对我说:“如果把孩子拥有的玩具减少一半,把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增加一倍,我们的孩子会更幸福!” 我们多少父母,因为工作的繁忙无法陪伴孩子,往往诉诸于物质的满足来表达爱,来减轻自己的愧疚感。孩子是敏感的,长久以后孩子也许会消极地体验到:爸爸妈妈陪不了我;礼物,只是他们无法陪伴我时的替代品。 当然,有的孩子自身对物质就有强烈的要求,比如对某些玩具表现出极度的渴望。这时,我们作为父母,也需要警惕地问自己:孩子是否通过对物品的不断拥有,来变相满足自己不被关注的精神匮乏,来变相体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和价值! 如果真是这样,那孩子的一生都可能会在不断的追求物质享受当中去定义自己、去感受自己。 这样获得的价值感,如同搭建在沙堆上的城堡,金碧辉煌却脆弱不堪。 拒绝孩子的买买买,会伤害他们吗? “我很爱我的孩子,我不想拒绝他,因为我不想让他失望和难过,不想让他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这样一个玩具。” 很多爸爸妈妈有类似的忧虑和担心,生怕自己的拒绝会给孩子带来情感伤害,会让孩子有匮乏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不值得。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是这些可能的负面后果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发生,比如孩子一直生活在被拒绝的环境中,或者孩子的吃喝穿这些基本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正常条件下,适度的有原则的拒绝,不但不会伤害到孩子,反而会让他们内心更加强大,对未来适应得更好。 孩子毕竟有一天要独自去面对生活。真实的生活里,我们的欲求并不会总是能够被满足。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们就需要懂得自己并不能为所欲为,他们的要求也不会总被无条件的满足。 曾经看到过一个比喻:没有边界感的孩子,如同行走在黑屋子里,他看不到哪里是墙,因此缺乏真实的安全感,往往由于横冲直撞而受伤。墙,就是我们的欲望和行为的边界。孩子看得到这面墙,就知道哪里该走哪里不该走,因此内心更加安全和坚定。 能够看到自己欲望边界的孩子,才能更懂得尊重自己和别人的界限,更懂得珍惜和感恩自己的所得,他们也更可能拥有真实的幸福! 为什么我总是无法拒绝孩子的要求? 没有人能否认作为父母那颗爱孩子的心,但有没有一种可能,在爱的掩映下,我们往往不自觉的通过满足孩子来变相的满足自己,我们往往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渴望投射在孩子身上,渐渐的模糊了孩子的需求和我们自己的需求? 女儿足球队的一个美国妈妈曾经对我说:“我小的时候,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也很忙,基本没什么时间陪我,所以童年过得不快乐。当我女儿出生后,我就开始喜欢给她买玩具,只要能满足,她要什么玩具我基本都不会拒绝,我就是希望她能快乐。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给孩子买东西似乎停不下,而孩子也似乎不那么把玩具当回事。我慢慢意识到,我其实是一直在满足我自己,在弥补我自己。”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他们不应该成为我们未满欲求的载体! 后来那位妈妈说,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但是也花了很长时间才从这个坚硬的循环中跳出来。为什么打破一种习惯如此之难? 剑桥大学的脑科学教授Wolfram Schultz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猴子进行试验,研究习惯的形成。一只名叫Julio的猴子,看到电脑屏幕出现一个形状后,如果成功按下一个杠杆,就得到果汁的奖赏。观察发现,Julio每次得到奖赏时,脑部就出现异常活动。如此重复,Julio最终建立了形状和奖赏之间的联系,对果汁就有了强烈的期待。再后来,当Julio成功按下杠杆时,果汁延迟出现、不出现、或者没有之前甜的时候,Julio就会表现得焦躁、愤怒或者郁闷。 当孩子在“拥有”和“快乐”之间建立了联系,“要东西”便成了习惯;一旦不能被满足,孩子便不开心! 当孩子在“哭闹”和“父母妥协”之间建立了联系,“哭闹”便成了习惯;一旦哭闹,父母便倾向于妥协! 当父母在“购买”和“孩子开心”之间建立联系,“购买”便成了习惯;一旦停止购买,父母便会内疚和自责! 在这个层面上,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和Julio那只猴子无异。 如何在满足与拒绝的平衡间 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孩子对物质有欲求,这是件正常的事。满足与否?怎么满足?这个尺度把握在父母手中。 “买什么买,整天就知道玩,也不好好学习!” 孩子体验到的是,对自己欲望的羞耻感,对自己达不到父母要求的羞愧感,对自己价值的否定,对父母爱的怀疑。有多少小时候好好学习长大好好工作的人,却不知道怎么合理的表达和满足自己的欲求? “这个太贵了,别买了。要买就买这个吧,这个便宜。” 请不要这样和孩子讲道理,即使这句话可能在理。以物品的贵贱来决定孩子是否能够拥有,等同于用商品的价格来定义孩子的价值。这才是“我不值得拥有”的罪魁祸首! “你好好学琴,这次考级过了,就给你买这个。” 用物质奖励来鼓励学习,这是很多父母最常用的方法。孩子达到父母预期,即使得到了想要的东西,父母的爱却因此打折了,因为这样的爱不是无条件的。如果孩子达不到父母预期,孩子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不但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弄的不好,会使孩子失去对学习原本的兴趣。 如何把握孩子“想要”的这个教育时机, 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呢? 按需购买,而不是按欲购买! 如果一件物品是孩子需要的,比如一个崭新的书包,只要价格能承受,就可以买。但如果是孩子不需要的,只是她想要的,就不要买。这个观念传达给孩子,家长又能身体力行地坚持去做,孩子慢慢就会把这个观念内化成自己的,从而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 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从孩子上小学开始,按月给孩子发补贴,数量由家长和孩子商量定。这笔钱可以由孩子自己支配,比如给同学或者朋友买生日礼物,比如给自己买心仪的一个玩具。前提是,孩子和家长都同意,以后爸妈就不负责生日礼物和玩具消费了。这样既让孩子有自主的独立感,也让他们从一些小额消费中对金钱有了更真实的理解,从而开始对理财有概念。 在延迟满足中得到满足。 当我们偶尔不得不满足孩子的一些消费需求时,我们该怎么办?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孩子等待,比如把这件东西加在生日愿望单里,等到孩子生日的时候买。这样孩子既觉得被重视,也能接受不能被即时满足的事实。能够等待的孩子,更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