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虹之声第619期《在行动中忍着痛划清界限(下)》

丽虹之声第619期《在行动中忍着痛划清界限(下)》

2017-08-22    08'16''

主播: 幸福传递者-唐丽虹

547 6

介绍:
划界限最重要的是行动。在已经习惯的亲情关系版图上重新界定边界,重塑关系模式,其中必然会有痛。在倾听、共情中觉察越深,觉察后便觉得看见了理解了就接受了,不用改变什么。这种走向带来的是,未来一次次重复之前的行为模式和关系模式,同时伴随着一声无奈的叹息:“我就是这样的,我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这不是接纳,只是接受,是心中还有那个条件和要求但是达不到便接受现状罢了。而接纳则是清空了那个无形的条件和要求,获得了心中的一片澄明和豁达。 划办限不易。我看到,能够切实开始行动、在关系中划界限的多数是为了孩子。奇妈是浩途会员,在听了我的讲座“孩子的幸福力来源于妈妈的接纳力”后,决定划清界限,放手孩子的学习。 奇奇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奇妈按照老师的指令,给孩子听读课文、听写生字,检查口算题等等,每天折腾到很晚。她没有时间陪孩子玩,只有周末能够喘口气。 现在奇奇上二年级了,奇妈听了讲座后,觉得真的不想再卷入孩子的学习当中了,劳神耗力还破坏亲子关系。她也想做回妈妈,不再当家庭教师了。 于是她决定放手了。 她对奇奇说:“学习是你的事,妈妈再也不管你了。当你需要妈妈帮忙的时候可以来找妈妈。”结果,连续三天,奇奇回到家后都先玩而不理会作业。等到写作业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奇奇困得使劲拿手揉眼睛。奇妈真是又心疼她,又气不打一处来,心想早干嘛去了! 奇妈很抓狂!孩子持续这样下去可怎么办?会不会成绩越来越差,然后就跟不上了?难道就只能忍吗?还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走向自立?唉,已经说了不再管她的学习了,总不能马上又说话不算数吧?奇妈在忐忑中煎熬着。 第四天,奇奇的班主任老师发来短信,批评奇妈:“最近是不是没人管孩子?连续三天作业都没做完,你们家长需要注意了!” 晚上,奇奇放学回家,委屈地对奇妈说:“妈妈,老师说了,我是个没人管的孩子!” 奇妈几乎要崩溃!真想一切恢复原样。她倾听到自己的抱怨、焦虑、担心……老师怎么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这样说话!怎么就叫没人管了!可是,如果再开始管孩子的学习,岂不是前功尽弃了,以后再放手,难度会更大!她稳定了下心神,心想:这节骨眼上可不能动摇。于是,她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对奇奇说:“那你需要妈妈帮忙吗?” 没想到奇奇坚定地说:“不需要!”奇妈心里更抓狂了,质疑道:“那你能按时完成作业吗?”奇奇倒很淡定:“能,大不了我早上起来写呗。”果然,第二天早上,她真的就是早饭也不吃,开始补写作业。 奇妈更纠结了!早饭不吃好,一天的精力怎么保证? 任何一段关系在重新划定边界时,心理上都有个重新确认和适应的过程。当奇妈将作业的归属权交还给孩子的时候,孩子会试探:我真的可以决定要不要写作业、什么时候写作业了吗?奇奇的先玩后写作业就是试探;试探出归属权后,孩子才能对归属权放心,进而才能出现真正的担当。比如奇奇在明确了归属权属于自己后,就有担当了——早上起来补作业。当然,孩子担当的方法也都在尝试中,不一定是最恰当的。但是,渐渐地,孩子会摸索出对自己来说 最经济的方法。 孩子需要空间和时间来找到自己的节奏。允许孩子在小的时候找到属于他自己的学习节奏是风险值最低的。如果孩子的作业归属权被剥夺得过久,孩子就会越来越丧失把控它的能力。到时候,辛苦的是家长,痛苦的是孩子。有位妈妈曾给我留言:孩子上高中了,她已经不敢尝试放手了,只好陪读到最后,而所谓的“最后”,不过也就是护送孩子考上大学罢了,难道父母能够陪孩子一辈子? 幸好有每周一次的沙龙共修,沙龙陪伴和支持着奇妈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心理煎熬,牢牢地守住了界限。将心比心,作为随时有能力有权利去越界的成人,忍住满腹的焦虑、担心,主动约束自己不越界,多少不容易!若不是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谁能坚持得住呢? 奇妈决心这一次一定要坚持到底!每天去接孩子放学前,她都要给自己打气,调整好心态。她对自己说:不管孩子成绩怎样,我都爱她。 这一天,奇妈去接孩子放学,她主动对孩子说:“奇奇,不管你的考试成绩是多少,就算是倒数第一妈妈也爱你。”本来,奇妈这话首先是说给她自己听的,是为了不断暗示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没想到,奇奇竟然答道:“妈妈,我今天语文就是考了倒数第一。我考了62分,结果全班同学都疯传说我考了26分,都在嘲笑我。” 天哪,太戏剧性了吧! 要搁以前,奇妈肯定会大喊起来:“什么,你居然考了倒数第一。” 这次,奇妈成功地按捺住自己的原始冲动,尽可能平静地说:“哦,这62分是没有人管你的状态下,你自己做到的,这62分中的第一分都是的努力,是你自己挣来的!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奇奇听了,小脸放光。奇妈继续说:“咱都最后一名了,不会更差了,只会更好了。”奇奇竟然点点头,开心地蹦蹦跳跳跳地跑回了家。 那天晚上她还是不着急做作业,就在玩,还在剪纸,玩的都是她小时候的那些把戏。奇妈心里那个急呀,这孩子,都倒数第一了还不知道上进!这妈妈的接纳力真的能够成就孩子的幸福力吗?哎呀呀,急死人了!不过,她心里知道,这些着急属于自己,和奇奇没有关系。 修习划界限的好处就在于,我们知道:我的情绪属于我,和别人没有关系;我的心理活动属于我,和别人没有关系;我的想法属于我,和别人没有关系。在下定决心划界限之后,有一段时间都需要靠默念这些口诀度日。我们自己同样需要时间来矫正行为习惯、适应新的关系模式,我们同样需要对自己多些耐心和允许。奇迹通常在我们完全放下期待的时候才会出现。 奇妈过生日那天,恰好单位加班,她没能早回家,也没能接孩子放学。没想到,她回到家中,竟然看到了家里张灯结彩。她看到了奇奇这些日子剪的纸灯笼,很漂亮,有一种灯会的感觉! 奇奇跑过来,扑到奇妈怀里:“妈妈,生日快乐!”奇妈的眼眶瞬间湿润了。要知道。女儿好久没和奇妈这么亲近了!一年级的时候,女儿甚至对奇妈说:“妈妈,我越来越不喜欢你了,我更喜欢爸爸。因为爸爸从来不凶我。”可不是吗!家里管孩子学习的人主要是奇妈,奇爸从业都是好好先生,这些事从来不插手。 晚上,奇妈开心地和奇奇玩在一起,好像回到了女儿喃喃学语的时候。奇妈感叹:那时候怎么会想到有一天,会有个叫“作业”的东东插在母女俩之间! 整晚,奇奇都没有找开书包。奇妈心里隐隐记得作业这件事,但她也没提。 清早,奇奇很早爬起来,头没梳脸没洗饭没吃,就开始写作业了。这一次,奇妈真的看到了孩子小小肩头上的担当! 孩子天然具备创造幸福的能力,就像花儿就是要绽放一样。他们所需的是我们父母接纳力的滋养,如同花儿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一样。、 即使你考最后一名,妈妈也爱你——这传达的是一种接纳。 你考了最后一名,其中的每一分也是靠你自己的努力挣来的——这传达的也是一种接纳。 已经是最后一名了,咱们只会更好了——这传达的也是一种接纳。 这种接纳的力量已经在滋润孩子的内心。 开始差手划界限的时候,必须有一段是“口是心非”的,嘴巴说的是划清界限之后的关系版图,而心里则还在调适阶段,还挣扎在过去的关系版图和未来的关系版图之间。 所有的改变几乎都是先说到再做到的。口和心的距离给了彼此缓冲的空间和时间。以口说的为准,不去逾越这个界限,同时在心里和自己较劲,慢慢清理和扭转自己的内在空间。这是划界限的必经之路。 关系版图通常是联动的,尤其在亲情之间。我们继续看奇妈的故事。 七岁的奇奇给妈妈举办了一个生日会,让奇妈特别感动。每次提及这个事,奇妈都会感叹:“生她养她七年多了,都没有受过这种待遇,这是第一次呀!” 正是这次意外之喜让奇妈感受到,放手不管孩子的学习是对的,能够迅速提升亲子关系的亲密度。 奇妈还骄傲地分享过,奇奇和一位一直为难她的男生成好朋友了。事因是,这个男孩的彩笔盒掉地下了,奇奇拦着其他同学说:小心点儿,不要踩到笔;还有当这个男孩往外跑时,奇奇提醒说前边有戴着红袖章的监管员,这个小男孩马上止步没有被罚站。然后这个男孩就跟她成为了好朋友。 奇妈暗自总结:看来我关注了奇奇的感受,奇奇的情商就显著提升了。这便是人际幸福力的提升吧。 刚刚坚持一个月,正当奇妈渐入佳境的时候,奇奇的姥爷不干了,竟然跑去向班主任老师告状,说这是要毁了孩子的节奏呀!姥爷苦苦哀求班主任说:“他们做父母的不管孩子学习,还不让我们管!没办法呀,老师您一定要出面说说,要不然这孩子就被毁了!” 划界限必然带着痛!如果没有无论如何的坚持和伙伴的支持陪伴,很难真的做到。我记得奇妈当时很慌张地在会员群里求救,她说已经接到班主任老师的短信要求她当天必须到办公室来一趟。大家热心支招:去学校时,态度一定要好,让班主任放心,自己会将高度关注孩子的成绩;回家搞定姥爷才是关键,不能有内讧;然后对孩子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绝对不能半途而废。 奇妈轻松搞定了班主任老师,但是回到家,却和自己的爸妈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争吵。 从奇妈怀孕,她爸妈就奔赴北京来照顾她了,已经住在一起将近八年了。一是因为奇妈是独生女,她爸妈本来就舍不得和女儿分开,二是奇爸经常出差有时在外地一待就是一个月,有老人在,可以搭把手。 老人一来,这个家基本就是老人说了算,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了,老人都安排得妥妥帖帖的。奇妈什么都不用操心,只需要回来陪孩子玩,管管孩子学习。现在就这么一点点儿事也做不好,老人不干了! 奇妈那天回到家,奇奇的姥姥姥爷如往常一般给她盛好晚饭,然后便开始了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你能来北京,就是因为你考上了大学。你能考上大学,就是因为你小时候打好了底子!你知道爸妈在你身上下了多少心血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现在不把奇奇的学习抓起来,以后会耽误她的前途……” 奇妈尝试着平静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