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2019-09-07    07'19''

主播: *清*

286 2

介绍: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高中一年级  唐晓天   他穿着一件夹克衫,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一根点燃的烟,厚重的镜架里的那双眼凝神远望。他是谁?他就是《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许多名作家就是这样,爹妈给他取的姓名不用了,叫响的却是笔名。 这个暑假,作业的间隙里,桌角那盆吊兰见证,我专注地读了这部三卷本的书。轰,刚打开书,传来一阵炸雷。天暗下来,要下雷阵雨了。不管它,我的目光落到第一章。 故事发生在1975年二三月间,来自双水村的孙少平在县立高中读书。他家境比较贫困,每次在食堂吃饭时只吃两个黑高粱馍。他觉得这似乎等同于身份卑微的非洲人,因为学校的主食分为白面馍、玉米面馍和黑高粱馍,被学生们戏称为欧洲、亚洲、非洲。 我读到了第二章。“他现在感到最痛苦的是由于贫困而给自尊心所带来的伤害。他已经十七岁了,胸腔里跳动着一颗敏感而羞怯的心。”十七岁,正与我年龄相当,四十多年前在陕西上高中的农家子弟,“不仅是为了嘴馋,而是为了活得尊严。” 我读到了第三章。那儿有一段惊蛰过后的春景描写:“桃杏树的枝头也已经缀满了粉红的花蕾……还有些别的树木的枝条也开始泛出鲜亮的活色,鼓起了青春的苞蕾……”我们的语文老师如果读到这一段,他一定会给我们命一道题,问: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还真是的,所有作家都擅长于景物描写。 盛夏中的雷从不虚张声势,变暗了的天唤来了雨,雨珠噼里啪啦地砸下来,砸在雨棚上,短暂而又急促。 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名著啊,我一口气读了十几章,跳读,大凡写到孙少平的地方,我读得细致一些。我仰了仰酸痛的脖子,站起来,看见了桌角的那盆吊兰嫩绿的身姿,她似乎在好奇地问:“你读的什么书?小主人,竟看得如此入迷?”我伸出手抚摸那一盆葱茏。 我喝了一口水,又坐了下来,掀开到刚才用书签作记号的地方,继续在书中畅游。越往后读,越有意思。雷阵雨早停了,屋檐下躲雨的行人又走进了阳光中,只有地面低洼处还有些积水。《平凡的世界》真的是,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孙家的两位兄弟着实令人钦佩,他们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却人穷志不短,勇敢地面对和创造新生活。我眼前的这盆单纯而朴素的吊兰呀,我与你只能一时走近这纸上的《平凡的世界》,却无法一下子完全走进活色生香的“平凡的世界”。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我不情愿地合上书,揉揉酸痛的眼,伸了个懒腰。我猜想:在《平凡的世界》里,当年吃白面馍的不一定有出息,吃玉米面馍的也比较平庸,只有吃黑高粱馍的自强不息,会跨过命运的一道道坎,勇敢地坚强地迎风而行。天太热,我心更热。想到这,我打开卧室门,迈开步走近全新的“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