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迷惑 2
心当明理 身方继事
风云略野,芸芸不觉,孤鸿涯落,嘐嘐长歌。残月姮指落帛针,海底化杵立云深,一擎明灯映万里,孰蔽丛丛明理真,浮生空度悔晚临,春萌秋归叶纷纷,纵造金砖长城满,不过空空垒幽坟。
因为几乎不解世界故而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因为很少反观人生所以缺乏人生观,因为不清楚自己生命历程的轻重缓急,故而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不是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而是达道明理!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茫茫徒创富甲天下的财富,若没有正确理性的财富观缚心束欲,暴殄天物奢侈挥霍,就是对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犯下涛涛大罪!自古以来的世界级圣哲文人如佛祖、孔子、老子等其读书讲学、著书立说不是为了仕途名利及创造社会价值而是教人悟道,传播宇宙真理以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喻解《劝学》篇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知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有三项重要任务,一者传道即宣讲宇宙人生道理、自然规律,二者授业即传授各个行业技能、生存技巧,三者解惑即解答人们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惑。
什么是明理呢?理就是道理,明理就是明白了达人生宇宙的一般道理及其内在运动规律。只有明白了事物的道理,我们在纷繁琐杂的现象面前才能抓住本质性的东西,并发现隐藏在事物中的内理规律。否则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前,我们就茫然无措从而形成观望心理、从众心理、赌局心理,甚至认为大家走什么样的路,自己就跟进什么路,即使掉入悬崖也有陪葬的大众。
万物之理复杂又简单,说之复杂是因为其内“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隐身于现象的背后或者事物的发展规律里,只可体悟不能触摸。“理”说它简单呢确也简单,简单到无人相信!最深奥的道理就是“无中生有”的无。
《易经》系辞传言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八个字竞能将宇宙人生的道理全部揭示,“精、气”代表宇宙间的两种存在状态,“精”为阴,“气”为阳,“游魂”就是宇宙意识或精神,它存有于宇宙万物之中。“气聚则形,精散则空”,其聚其散随“游魂”而变。而佛典大藏经洋洋万卷,不过就是讲“色空不二”的道理,“色”与“空”就是“阴与阳”,其与《易经》所讲阴阳之道异途同归。宇宙人生唯有一元之理,没有二元、三元、四元之理,这个理就是“道”,所以天下诸经诸教诸哲诸学即宗教、哲学、科学皆统一道!任何事物都是从道中衍生出的万象。故而《道德经》四十一章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管这些道理出自古今中外何圣何贤孰人之口,用何种语言予以记载,但最终都归于一理。老子在《道德经》三十九章中用了十个字来说明宇宙万象的规律,用词恰如其分且无与伦比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与有两者本来一体一秋,犹如阴极生阳、阳极为阴同理。
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大厦,也是所有东方文化的总源头。中国古人对宇宙人生及其规律的精准把握,不外乎通过阴阳五行对事物的现象及本质进行定位。阴阳前例介绍,而五行就是天地之间五种相生相克的宇宙五种存在状态。古人以“水、木、火、土、金”作为五行状态的代表。当然不仅天地有五种事物存在状态,人体有五官、五脏、五神、五常等进行对应,五脏肾、肝、心、脾、肺;五神(游魂)如神、魂、魄、精、志;五治即道、德、仁、义、礼;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界有五元素即地、水、火、风、识。同时人有五福临身,也有五祸临门。果有五嗅飘香,菜有五味尝品。东方预测学就是根据阴阳五行生克来发现宇宙人生规律的,中医学就是根据阴阳五行生克来判断人体病理并进行治疗的,风水学就是根据阴阳五行之理来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古代兵法学就是根据阴阳五行之理进行排兵布阵的等等。所以阴阳五行文化在中国几乎无处不在,但它告诉人们的深奥道理又有人能懂?
人生如梦,恍惚已终,若无理明,道又何从!所以人应当先明“理”后为“事”,先读书明理后开创事业,先立德立志后立业立家,先明白人生之“道”然后再为社会创造价值以造福人类,而此之顺序绝对不能巅倒。我们不仅需用力低头拉车,还须常常抬头观路,因为做“事”属于源源不断的力量,而明“理”则犹灯塔昭昭之中指引了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