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吟诵入门(普通话)之八

王昊·吟诵入门(普通话)之八

2017-04-22    14'56''

主播: 八一老兵

226 13

介绍:
今天我们讲“一本九法”的最后一条规则,是关于“文”的吟诵的:“虚实重长”。 什么是虚实重长?字分虚、实、入,音分平、重、长。字,分为实字、虚字和入声字;在读的时候,实字和虚字都有“平读、重读和长读”三种读法。 有实际意义的字叫实字,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叫虚字。 实字分平读、重读和长读。平读就像平常说话一样,没有重点强调,就叫平读。重读:逻辑重音、语法重音,需要重读。比如《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的“朋”和“远方”,是逻辑及语法重音,需要重读。长读,是在重读的基础上,需要拖长音的字。比如“水陆草木之花”的“花”。 虚字,比如“而、乎、矣”等等。虚字也分平读、重读和长读。副词等修饰词可以重读。长读的是一些语气词,比如“乎”;连词,比如“而”;代词,比如“之”等等。 把实字和虚字的平读、重读、长读都能区分出来,就会理解古文中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了。因为古人非常明确哪些字需要长读,哪些字需要短读。当读到“之、乎、尔”等字的时候,都要长读,而且还要喘口气。 文的吟诵,也有一些吟诵符号,入声字需要短读,用“!”表示;重读用一个小园点“·”表示;长读用“~”表示。 《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们只有了解了每个字的长短轻重,才能理解作者在说了些什么,说话时用了什么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