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民众相关才有生命力
在第二届国学大典“重建斯文”论坛上的演讲
刘梦溪
今次论坛的主题,涉及“国学普及的使命与挑战”,我个人对这个题义很能认同。
所谓国学普及,就是国学教育。问题是,具有怎样内涵和义涵的国学,才能与教育结合起来。
这个问题关系到国学研究的一个症结,即到底什么是国学。
百年以来,有过很多国学的定义,最主要的是三个。
第一个,胡适下的定义,他认为国学就是国故学的简称。这个定义等于把中国古代的所有跟文化有关的东西都包括在内了,显然过于宽泛。
第二个定义,认为国学是中国固有学术。包括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的理学、明的心学、清朝的朴学等。这是学术史的课题,专家研究的对象,跟一般民众没有直接关系。
第三个定义,认为国学主要是研究“六艺”经典的学问,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就是人们常说的“六经”。这是中国文化原初的最高的文本经典,相当于基督教尊奉的《圣经》,或伊斯兰教尊奉的《可兰经》,以及佛祖释迦牟尼所说的般若经藏。他们出现的历史时间段,约略在同一时期,即西哲雅思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代”。
“六经”的经典文本,都经过孔子的删订整理,有的很可能是孔子撰写。
上世纪的大儒马一浮,称这些经典是中国文化的最高的特殊的形态。另一个大儒熊十力提出,中国人立国和做人的基本精神依据,都在“六经”。
把“六经”作为国学主要内涵的国学定义,它的不可动摇的学理根据在哪里?第一,它使中国文化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价值论理,成为国学的精神旨归。国学的学科特质,固然需要考据学的支撑,但主要的,国学应该是一门关乎智慧和义理的学问。第二,国学所代表的、所承载的、所传承的基本价值论理和它的高贵的理性精神,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按照马一浮先生的说法,国学既是六艺之学,又是六艺之道,又是六艺之教,又能够培育“六艺之人”。
所谓“六艺之人”,就是用中华文化的原典精神,用“六经”的价值论理,包括诚信、爱敬、忠恕、知耻、和而不同等价值理念,哺育出来的日新自强,忠信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泛爱众而亲仁,好学、力行、有勇,既有“自性的庄严”,又知义懂礼的有教养的一代文明人。
这个培育“六艺之人”的过程,就是国学教育的过程。所以国学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是属于全体民众的,而不单是专业人士的研究对象,更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陈列。而是活泼泼的有生命的传统智慧,同时也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用,可以开启人类良知的有现代意义的学科。
因此需要将国学和国民教育结合起来,需要在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一二年级开设国学课,使之成为青少年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需要推及到全体民众,使之成为公民修身课的主要内容。
“六经”文本,自然难读。但《论语》和《孟子》,是“六经”的简要读本。孔子讲的思想,就是“六经”的思想。从《语》、《孟》入手,进入“六经”,相对比较容易。所以我近年一再讲,学习国学,应从《论语》开始。
宋代大儒程颢程颐就讲过:应该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
当然还应该加上小学。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部分,即清儒说的“读书必先识字”。经学是离不开小学的,小学是进入经学的阶梯。
现在很多大学有国学院,但还是把文史哲三科都包括在国学院之内了。那么,你跟同一个大学的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怎么区分?如果确认国学的内涵主要是经学和小学,国学院的目标就明确了。显然可以分为三部:一个是经学部,一个是小学部,还需要有一个国学教育部。
国学教育部主要研究国学怎样与当代教育结合,如何编国学教材,国学怎样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堂。经学部和小学部,招的生员不必太多,以培养经学家、文字训诂及音韵学家为目标,造就高级的通儒人才。学成之后,他们既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文学家或历史学家,而是经学家、小学家和国学教育家。这些人将来应该成为新一代的国学大师。学制也不应该同于一般的高等院校,应该是六到八年。
采取此种学术理念,国学和文史哲现代学术分科就没有矛盾了。申请国学的门类学科,所谓“上户口”,就可以名正言顺,得到相关部门认可应为期不远。否则国学院和文史哲学院培养的目标完全相同,国学院的存在价值就难免受到置疑。
国学研究应避免钻死胡同,不要一热起来全身都热,以为天下学问都在国学。国学之外还有百家之学,人文之外还有社会与自然的科学。世界眼光,国际视野,是断断不可少的。我们不是生活在宋朝,也不是清代的乾嘉时期,我们生活在现代的属于世界一部分的中国。任何轻视外国学术文化资源的想法,我认为都不可取。讲国学最好能懂外文。上一个世纪的大师很多都是既通古今,又贯中西。承继这个传统,今后的年轻人才有可能成长为不让前贤的第一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