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传来一段不知出处的对话,道尽多数人性之荒谬——
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自己从来不会死亡,直至临死前,却又仿佛从未活过。”
多数人皆活在上述状态,所谓生命简直成了“无意义之气球”,在荒谬稀薄的空气中,任意飘浮,直至死亡之日,气球落下。
人生许多终极核心的难题是:“无论在什么状态下,人始终不快乐。”贫困的时候不快乐,富裕的时候也不快乐;有工作的时候不快乐,失业当然不快乐;健康的时候不快乐,生病的时候更不快乐。
自小我们学习许多课程,学数学“1+1=2”,“9-5=4”,但我们没有学过人生何时该加、何时该减才会快乐。我们学英文、学历史、学地理、学化学,甚至天文学、宇宙大爆炸,在某个点上创造了生命,偶然创造了我们。但人如何快乐?所有我们学习的“课本”,都少了这门课。
人有许多天性,快乐、欲望、恐惧、嫉妒、自恋、爱、恨……当我们把这些天性列成一张表格时,赫然发现快乐在人的本性中,占的比例非常小。如何在各种状态中极大化“快乐”,是萃取的物理,质变的化学,相对的数学,智慧的艺术,以及广博而深奥的历史学。
“快乐”比任何学问都难。
聪明的人在“快乐”这门功课上仍可能得零分。事实上,我们的家庭教育和“社会”大学,拼命地教人如何盘算、如何夺取、如何自我保护……所有该教人“快乐”的方法不教,反而教的尽是怂恿人愤怒、忧郁、沮丧的“本事”。
2010年荷兰好声音冠军得主马丁·胡肯斯,在得奖之后走到街头演唱《你鼓舞了我》,其影片在YouTube上有数亿人观看。
他原是一名面包师傅,拥有荷兰一家面包店的部分股权。金融危机后,面包店撑不下去,卖给了连锁商家,他失业了。整整两年,他游荡街头,寻找工作,包括远赴巴黎。他的女儿知道父亲除了会做面包,还有一个好嗓子,2010年为他偷偷报名荷兰好声音。一位55岁的老头站上舞台,高唱《公主彻夜未眠》,赢得冠军。
接下来电视台及舞台剧邀约不断,马丁没有选择立刻出名赚钱的“本能”欲望,他选择了街头演唱,唱起“秘密花园”的歌曲《你鼓舞了我》——“每当我心情低落,噢,我的灵魂如此疲惫;当麻烦接踵而至,我的内心沉重不安,然后,我在寂静中沉默等待,直到你出现,坐于我身旁。你鼓舞了我……所以,我能站在群山之巅,你鼓舞了我,使我能游走惊涛骇浪……因为你的鼓舞,我超越了自己。”
马丁选择的街头,正是他失业潦倒、痛苦、匮乏时最熟悉的角落。2015年2月他受邀至高雄“草地音乐节”,《文茜的世界周报》访问了他,“记得那天下着雨,我鼓起勇气走到街上,没有人认出我,甚至没有人注意到我,我决定站在那熟悉的街口唱:你鼓舞了我。”
最近我为自己搭建了一所“快乐学校”,我的手机上是一张叙利亚4岁儿童的照片。
2014年12月,土耳其摄影记者萨厄尔在难民营看到女孩可爱的脸庞,拿起相机以长镜头对准拍她,她以为相机是武器,看到摄影师“瞄准”自己,小女孩吓得立刻高举双手投降。
晨起,打开手机,看着“投降女孩”的照片,我告诉自己,“人生是一出短暂的美梦”,别让它虚度,我们都有幸,不活在战乱的国度。“人生无常,请珍惜平常”。
难得空闲,准备周末《世界周报》工作之余,将两个月前购置的厨余处理机内的剩余食物、坏叶子,打成有机肥料,一一放置花园及盆景中。看到五彩茉莉比往年开得更盛,天竺葵、玫瑰花朵灿烂,狗孩子在阳台上晒太阳,所谓梦想的山居岁月,就在当下。听着“风流寡妇”,头发都飞扬愉悦。
我们最终都要远行,好好习得人生减法,早日懂得“快乐”这门课。永远相信明天的朝阳,会有新的音符。和未来干一杯吧!
你可以下载app“喜马拉雅电台”,搜《善如意读书会》即可收听。更新时间:每周二三四六的晚上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