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西栅

乌镇西栅

2017-11-04    03'17''

主播: 三毛游

37 2

介绍:
来到乌镇,您可能会问:它为何叫乌镇呢?难道是因为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灰色的吗?嗯,也不完全是。最早的乌镇其实只是一块色深而肥沃的土墩,名叫五墩和青墩。后来,为了避开南宋光宗的名讳,就改名叫乌镇了。 乌镇给外界留下的最深印象大概莫过于“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了。只随意的走在镇子上,您就会发现脚下踩的是长了青苔的石板路,狭窄的巷子里挤着许多古老的作坊,河上有一艘又一艘乌篷船划过,岸边的水阁里能听到悠扬的歌声,帮岸上还有三两妇人在洗衣服。仿佛一个下午,在这里静静地赏景,时间就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陈运和在《乌镇剪影》中称赞乌镇道:“一个现代文明影响不大的世界,一张古老色彩依然浓重的史页”。可见,这个江南水乡古镇以它特有的空间魅力,以及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元素,不知吸引了多少热爱美景的人呢。不得不说,乌镇一桥一水的布置,确实都充满了自然和人和谐相处的整体美。 不过,乌镇说到底还是人居住的地方,因而,这里自然也少不了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正月初一贺岁拜年,正月十五元宵走桥,清明做青团,端午挂钟馗、吃粽子,中元节放河灯。可以说,乌镇人充分保留了过去中国人庆祝节日的各种习俗。远离城市的喧嚣,让这个地方能够充分返璞归真,这也是许多人来这找寻小时候的回忆的原因。 乌镇的另一个亮点在于这里文人墨客尤其多,可以称得上是大家荟萃。从一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的编选者梁昭明太子,到中国最早的镇志编撰者沈平,再到大家最为熟悉的文人茅盾,他们都曾在这里生活过。镇子不大,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名人故居,您一会儿不妨进去感受一下这些文人的日常生活。 除了美景、文化,各式各样历史感十足的老字号店铺同样也是乌镇的特色。这里有酿酒的,有陈列各式木雕床的,有珍藏各种金属钱币的,也有大家从小就好奇的老当铺。如果逛街逛饿了,您也别愁,这里还有各式小吃,多的是“家乡的味道”。手工酱、姑嫂饼 、熏豆茶,全是纯手工的制作,口感也比商店卖的好吃很多,您可以放开肚皮,大胆地吃起来。美丽的小镇,热情的人们,值得您在这里驻足游玩。
上一期: 平遥古城
下一期: 乌镇东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