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的北京,
大波浪,大墨镜,长风衣,宽松的毛线衣,
一大排长途电话机,
大年初一的百货商场,
除夕夜的赵忠祥……
徐帆气质出众,葛优扎了根的孤独。
《大撒把》代表了90年代中国电影令人感动的风格。
印象中,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的中国国产电影还是有相当的水准的,
数量不少精品也不少,
而且有很多都是真实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
演员那时也大都没有成腕,勤奋塌实的表演;
观众也不很追星,没有过高的、盲目的期望值。
虽然都是王朔式的调侃,
但那些影片的深度与内涵要胜过后来的冯式贺岁片。
贺岁片的确是妙语连珠,
但似乎精华都是冲着那几句词儿,
不象《顽主》 《大撒把》 《上一当》等老影片,
每次看都能感受到时代的印记。
90年代的都市电影,是小人物的辛酸喜剧,
影片所试图给出的,不再是追求崇高和伟大,而是点点温情和暖意。
这点温情和暖意来自于一种王朔小说中的游戏态度,
而这点戏虐更真实也更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