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布满原野,
我在痛苦的冬天散步,
灰绿的天,
沉重地压着
无边的银白,
连一声雀鸟也听不见。
我看见一朵金色的小花,
一朵金色的小花,
孤独地
从地里钻出来,
它独自盛开着,
还向我微笑。
冬天过去了,
到处都是鲜花啦!
五颜六色的
开在暖和的太阳下。
这春天多好,
多难得的春天哪!
但是,
我时常在春天里
想起冬天,
尤其是
那一朵孤独的
向我微笑的小花。
《我思念那朵小花》写于文革前后。文革,给所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的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黄永玉也同样。黄永玉是一位值得一聊的老先生,他做画,做木刻,也写诗;他做事认真,又个性极强,说话毫无避讳,仿佛一切随意的样子。在文革时期他也成为被批对象,有一年在生日当天,被两人拿皮带头打得血肉模糊,回去衣服都被血粘住了,可他却淡然地说:“世界不会永远是这样的,人类生活的规律不会是这样的,怎么会永远这样呢?”
表叔沈从文曾送给黄永玉五个字——“爱,怜悯,感恩”。文革时的遭遇,令诗人对于在那段灰暗的岁月里追求光明并勇于进行斗争的同志充满敬意,也使得他更加珍惜那些美好与正义、那些值得缅怀和祭奠的灵魂。在不能随意显露自己喜怒哀乐的年代里,人们传达情意的方式是含蓄又有力量的。诗人在春天怀想冬天里的一朵小花,实则为对那段日子的纪念,第一段沉闷的自然氛围,便是当时压抑环境的一种写照。有人说此诗是为纪念张志新事件而做,冬天里的小花,便是张志新同志身上所具有女性美与顽强、执着的精神体现。无论是怨还是憾,无论是敬仰还是怀缅,这都是一首献给勇敢者的歌,也是黄永玉自己的战斗宣言。当有一天发现,春天来了,一切平和而明媚,你是否还记得严冬中受苦的日子,是否还记得那段阴霾的时光中,还曾有一位位革命战友因坚持真理而倒下,一颗颗美丽而坚强的心灵如花儿般绽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