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把自己打扫干净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把自己打扫干净

2024-06-13    13'10''

主播: 《读者》

893 7

介绍:
1802年,法国贫农比埃尔·莫,因过度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被判刑五年。 刑满释放后,他又因蹲过监狱而被歧视,寻不到住处,找不到工作,哪怕是做苦力都没有人雇佣,更无人愿意为他伸张正义,施舍同情。 比埃尔·莫,便是雨果《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的原型。 和这个可怜人一样,冉阿让在出狱后也处处被排挤,寸步难行。 偌大的城市竟无他的容身之所。他逐渐变得怨天尤人,堕落沉沦,甚至企图报复社会。 但幸运的是,绝望中也遇见了希望。后来,冉阿让找回了自己最初的那份爱与原则。即使身处深渊,也将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悲惨世界》这本旷世著作,被称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初读《悲惨世界》,我们往往会为彼时法国底层人民的悲惨遭遇百感交集,会为主角冉阿让的转变与善良热泪盈眶。 而当我再次细读这本经典著作,才发现其中暗藏着一个重要的处世真相: 人这一生,需要不断把自己打扫干净。 守住人性的纯净,扫去沾染的尘埃,是漫漫长夜中的一次次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