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8 共读时间 | 《废墟的故事》:记忆、时间与无名的往昔

vol. 38 共读时间 | 《废墟的故事》:记忆、时间与无名的往昔

2020-12-17    72'14''

主播: 不方时间

1130 17

介绍:
“共读时间”是不方时间开设的新栏目,在这里三位主播将共读一本大家都很感兴趣的书,然后探讨读书的感触与思考(以及跑题)   本期我们共读了一本“看见名字就觉得三个人都喜欢”的书,巫鸿先生所著的《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这本书从古代讲到当代,明白晓畅地勾勒出“废墟”在中国古代画作中的缺席、在近现代与殖民主义的关联,在当代如何由城市剧变制造并与个体相勾连。如果听来还算有趣不妨找来看看~   同时节目中也提出了一个我们的小迷思:什么东西,既能感觉到瞬间,又能感受到永恒?   Note: 00:07:04 内容梳理:古代画作中没有废墟-近现代殖民主义与废墟-当代拆迁与城市变革形成的新废墟 00:12:21 中国木质结构传统影响下的怀古与空无 00:13:54 无名的往昔:废墟图画中历史与记忆的关系 00:19:46 枯枝意象的延伸:我们所感知到的怀古 00:29:24 当怀古程式化:游赤壁图类似古代景点打卡? 00:34:07 近代殖民主义中的废墟图像 00:39:04 文化交融及对废墟的接受,如果从圆明园谈起 00:51:49 废墟的重建,真假参半,是好是坏?参照明城墙、德国佩加蒙博物馆与华沙古城 00:59:17 当代艺术中的废墟:个体与剧变城市的关系 01:03:52废墟与电影:《春江水暖》与《小城之春》   另:中国考古学之父为李济先生,而非张光直先生,口误抱歉。   MC:屈女士、小陈、小李   Music: 苏紫旭&The Paramecia – 倏尔 THE BOOTLEGS 靴腿 – 银河公园   Attached:本书目录 第一章 废墟的内化: 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 丘与墟:消逝与缅怀 碑与枯树:怀古的诗画 拓片:废墟的替身 迹:景中痕 第二章 废墟的诞生:创造现代中国的一种视觉文化 “如画废墟”的流布 战争废墟:征服与存亡 圆明园:毁灭、荒废和重新发现 第三章 过去与未来之间:当代废墟美学中的瞬间 绝望与希望的能指 再现当代都市废墟 尾声 国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