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条街之一:东大街
东大街,又称东门大街,位于今赣江路东段,东南自东河大桥拱桥下①起,西北至中山路、大公路相接处止。东依逶迤古城墙、滔滔贡江水,远眺巍巍崆峒山与马祖岩,是自宋以来最壮观的大道之一。
今天的东大街,既走了些样,也失了旧时的威风。百胜门类似于东大街的龙头,20世纪50年代,因建设东河大桥而导致百胜门消亡后,它有些失了龙头的感觉。好在向东延伸的赣江路把它残余的威严延伸并捎往了热闹的红旗大道、八一四大道,乃至繁荣的贸易广场、火车站;还有东河大桥这一赣州城第一座钢筋水泥大桥如彩虹般将水东与城池相接,较之消亡的东大街头的百胜门,东河大桥具有更开
放的意识与作用。旧城及其城门,是一种封闭、自守的象征,是封建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一个城市寻求文明进步时,是需要敞开门与窗让风景走进来的,它所需要的是八面来风、四海宾朋。只可惜,赣州城改造时缺乏高瞻远瞩,在拆了城门的同时,连同镇南门、百胜门一带城墙一并拆尽了,否则完整的赣州古城留到今天,怕是山西平遥、云南丽江也是不可比拟的。
查赣县城厢图得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抗日战争情愫影响,赣州城的街名有了历史上的一次新的大变动,如这东大街被更名为百胜路,还有和平路、中山路、南京路、新赣南路、大公路、建国路、复仇路、东北路等街名,也是这一时期形成的。赣州城内外连接的桥历史上有四座,大木桥一座,浮桥三座。大木桥位于现东河大桥的稍上游位置,名中正东桥;另三座浮桥分别是1077年知州刘瑾修建的西河浮桥、1170年知州洪迈修建的建春门外的东河浮桥、1174年知州周必正修建的南河浮桥。这四座桥,在这一时期一概附着了政治或儒家礼义思想,分别改名为中正东桥、抗战桥、忠孝桥、建国桥。其中忠孝桥则有更为直接的原因,1939年,蒋经国生母毛氏在浙江溪口死于日本鬼子飞机之轰炸,蒋经国悲愤万分,从老家奔丧回赣后继续置灵堂以表哀心,“不知谁出的主意得到蒋经国首肯,将赣州城区内的八境路改为忠孝路,将城外的浮桥名改名为忠孝桥”,徐浩然在《蒋经国与章亚若在赣南的日子》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
有趣的是,在这东大街的首尾两处的百胜门与建春门之间的贡水旁,则建满了码头,货物吞吐如云,贡江桅杆如林,是个商业繁荣之地。赣州兴国、信丰、于都、石城、宁都、会昌,江西南昌、樟树、临江,以及安徽、广东、福建的码头毗邻成片,以至于抗战时期赣州被称为全国十四大繁华城市之一。其实,从五代、
宋、明、清这千百年来,偏安一隅收容了无数客家迁徙流民的赣南中心城市赣州,长时以来便是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的。
在今天东河大桥桥头稍南数十米,有一巨大的污水出口(俗称水汊口),简朴无华,却流淌了近千年的岁月,是全国绝无仅有孤品级国宝福寿沟的水窗之一。宋熙宁年间(1068—1077),虔知州刘彝在州城做水窗(下水道出闸口)十二个,视水消长而启闭,以息水患。可惜,现仅存龟角尾、八境公园内与这东河桥头前三个水窗遗址了。全长12.6公里的福寿二沟,为城内二个城下排水系统,全城雨水与污水全通过二沟排入章贡二江。从某种意义上说,福寿沟之刘彝的伟大丝毫不亚于八境台之孔宗翰。
东大街外曾有先农坛,当是祭祀人类先祖神农氏炎帝的处在,从地图上看,应是现天竺山烈士公园一带。有趣的是,古天竺寺却并不在今天的天竺山上,而是在隔河相望的马祖岩下的一山腰处。
今天,赣州城3660米古城墙的东起点便是昔日百胜门旧址,从这里登上修葺一新的城墙,赣州八境竟有五处风景扑面而来——东面的马崖禅影、南面的宝盖朝云、西面的雁塔文峰、隔岸的榕风窑韵、脚下的城堞桥浮。隔岸的古天竺寺,因失了浓郁的森林之庇护也同时失了“天竺晴岚”之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的古天竺寺老树新芽,于马祖岩下、贡水岸上盎然再现新姿。
1984年,由于独占贡水风光,直通赣江源头,东大街被尊称为赣江路。东大街的历史彻底消退,东大街的一切风流浪漫都留给了浩浩贡水,或是沉淀在了积满沧桑的古城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