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网络课程平台的教师教学变化
基于数字化网络课程平台的教师教学变化
王乃成
(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江苏?扬州225800)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1】17-007—02
摘要面对数字化教育改革的挑战.教师需要借助数字
化网络课程平台.迅速调整甚至改变他们教与学的行为.使
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尽快步入数字化教育的正轨.满足时
代发展对他们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教师在使
用数字化网络课程平台进行教学时的变化
关键词数字化网络课程平台教师教学影响
TheChangesofTeachers'TeachingBasedonthePlat-
formofDigitalNetworks//WangNaieheng
AbstractFacedwiththechallengeofdigitaleducationreforiffl—
ation,teachersshouldadjustevenchangetheirteachingand
learning.Withthehelpofdigitalnetworkforteachingplatform,
thedevelopmentofteachingskillswillstepintotheformalstan—
dardassoonaspossible.Itwillsatisfytheneedsofself—
development.Thearticlemainlyexplorethechangeinusing
digitalnetworkforteachingplatformfromfouraspects.
Keywordsdigital;digitalnetworkforteachingplatform;the
teachers'teaching;influence
Author'SaddressBaoyingCountryAnyiHighSchool,225800,
Yangzhou,Jiangsu,China
新世纪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
科学技术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
活方式,也改变了教育和学习方式.数字化网络平台的使用
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
趣,能动性和效率.目前,国内学校使用的网络课程平台主
要有BluePower,Vclass,Moddle等等.那么,这些数字化网络
课程平台的使用对教师教学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1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
面对数字化网络课程平台的使用,教师感到的不仅是
便利,更多的是挑战,其性质是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模式的
一
场革命.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
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灌输的对象,是被动
的外部刺激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
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其缺陷也日益突显出来,尤其是对
处于认知主体地位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始终处于
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
被压抑.这显然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
的.数字化网络课程平台的使用,改变了教师的中心地位,
变学生为主人,为一切教育行为的指导.教师的"教"要为
"学"服务,变教育教学的权威者,传授者,灌输者为学生学
习的帮促者,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教师要更多
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以及与教学活动过程相关
的各种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和管理.另外,教师要提高认
识,加强自身的教育技术培训.网络课程的建设离不开教师
的参与和指导,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做指导,加强网络课程
的设计.我认为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既是网络课
程平台的要求,更是所有学生和民族未来的要求.
2教师教学内容的变化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传统教学内容结构带来了
强大的冲击.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
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目前大部分的网络课程都以超文
本的形式呈现,这是符合网络教育特点的,也是我们网络课
程平台开发的一个趋势.
2.1突出网络交互的内容
无论是教师与学生,还是学生之间,交互是整个网络课
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能使学习者通过和别人的交
流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在交流中实现情感和人格
的完善.如果在网络课程中少了这一环节,那么动机的激
发,知识的迁移等学习过程都难以实现.教师应充分利用网
络课程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科互动的特点充分得到
体现,如情景对话,虚拟现实技术,Flash动画演示,模拟扮演
等.尽管网络课程平台提供了交互和参与的手段,但教师在
教学时还应当鼓励学生参与,最有效的方法是使参与成为
课程评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的每一个流程特别是作业
可通过教师评分,小组评分,学生评分等评分机制来提高学
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教师要经常在讨论平台发布消息或
通过E—mail给学生评论,来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学生
的交互度与参与度是评价一位教师利用学校数字化网络平
台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2_2重视网络学习环境的创设
随着对各种学习观念的深入研究,人们更加认识到网
络课程不是将教材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网上,而是要发
挥网络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强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的发生是学习者与
周围的环境交互的结果,在这个环境中,应该有促进学生学
习的各种工具和资源.网络课程平台的学习环境不仅包含
网络课程的资源,活动,练习,作业,还包括知识传授方式和
各种资源的载体,这一切都使网络课程环境复合化.在网络
平台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对虚拟环境的设计,那么学生的学
习就会变得乏味无趣,从而根本无法保证网络课程的学习
效果.所以教师要重视网络学习环境的创设,首先以平台中
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启发和带动学生进行基于网络环境下
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在探究中力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为指导,为学生们创建良好且符合教学内容情境的学习
环境,并提示知识结构和知识联系,使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
自主的探索过程.其次,要为学生创设交流环境.心理学研
钟敏f'7
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
满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思维火花.因此,给学生提供机会,营
造一种民主,科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尝试,体验科学交流
活动的精神享受与乐趣.教师在学生交流中要适度引导,参
与,激励,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在"心路历程"的变
化中拓宽思维,掌握知识.
2.3教学侧重点的重新确立
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数字信息资源,教师
须重新将教学内容重点定位在学科和课程的前沿性和前瞻
性上,在教学中适度加入自己的研究,分析,归纳结果,对学
科与课程的重点问题做出自己的整理,评价和前瞻,并将本
学科中出现的前沿性问题加以介绍讲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
形成敏感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
且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知识系统的延伸和引导,益于专
业素质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应在知识的深度性方面即教学
必须向深度开掘下工夫.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问题应尽可
能地提供有见地的,有科研含量的个人见解,这也是学生异
常欢迎和希望听到的.这会使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形成良性
的链接与互动,真正实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
深化的良好局面,这无疑也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理想境界.
3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基本的教学行
为的取向.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
落实,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的
转变.网络课程平台的使用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方面:
3.1由信息的传播者向引导者转变
传统的教学认为教材,教学参考书是教学的法宝,教师
将教材的知识复制给学生,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
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然而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很容易从网
络课程平台以及其他渠道来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因此,
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而应成为信息的引导者.由于网
络信息极为丰富,为了避免学生迷失,减少他们自由探索的
时间,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
标,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找到达
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为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
3.2由单向传授向合作学习转变
在传统课堂环境下,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对信息的单向
传授,然而在网络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不是通过教师教
授与对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进行多向合作
学习.由于网络环境的支持,课堂不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
这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
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信息,遇到困难可以同时向老师,同
学,专家等请教,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互助性学习可
以在学生一学生,学生一教师,学生一在线专家,学生一课
件等之间展开,这里的合作是多向互动的,是自发的,也是
高效的.最后,还有一些通过E—mail,讨论平台及时通过软
件等非正式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
3.3由结果评价向多元化评价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评价体
8辱f数又e'
系.传统的教师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只
注重考试结果的评价,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
潜能,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潜在的牺牲品.真正的评价应
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在网络课程平台中,可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对学生和教师
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评价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还
要从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不仅要
做终结性评价,还要做过程性评价;不仅有书面考试式的评
价,还有动手操作式的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
价教师,还可以由学生,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和学生教师之间
互相评价等.通过对教学预备,教学过程,考试环节等等实
行在线监控,及时对教学进程等进行修正,以期获得更好的
教学效果.
4平台对教师教研方式的变化
网络教研是一种形式,是一种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
_[作的新方式.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实现专家与
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体现民主平等,扩大了教研工作
的辐射面,为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4.1教研活动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无限研究
网络教研是常规教研活动的延伸,升华,教师参与教研
不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使教研走向校本,能促进教
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在组织传统的校际教研时,最困难的往
往是时间与地点的安排,但网络教研就不受时间限制,特别
是不受地点的限制,可以在办公室,家中甚至在任何有网络
的地方进行.这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思考和交流才更充
分,才更深入,才更加有利于老师的成长.
4.2教研活动不再受对象的限制,公平交流
老师通过网络教研不仅能和同地区的教师进行交流探
讨,还能和全国各地专家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也能有效促
进学校校本的教研开发.当老师面对面的教研时,或许受到
心理压力,面子等问题而顾虑对方的感受,没能说出心里的
真心话.但通过网络交流减少了教师面对面交谈时的心理
压力,可以将成熟的或不成熟想法与同伴发自肺腑的交流,
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把自己的想法谈出来,并得到多位教
师或专家的指导,使其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5结论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既
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为教师教学与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
和条件.只有先清楚地了解了各种技术的功能后,教师才能
进一步做到灵活掌握及应用信息技术,才能适应数字化教
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