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雷雨           文/袁富民

感受雷雨 文/袁富民

2017-10-15    06'42''

主播: 💘莫非

49 1

介绍:
感受雷雨 袁富民 我曾经写过一篇《曾经雷雨》的文章,今年又遇雷雨的时候翻出来读,却觉得言犹未尽。18岁时那场在特大雷雨中苦苦挣扎、使我如临绝境的情景,虽然刻骨铭心,终生不能忘怀,却并没有让我产生对雷雨的怯惧。年轻时,依然喜欢光着头在雷雨中奔跑,喜欢凭窗观看闪电划破乌云直刺苍穹的激越,喜欢倾听隆隆雷声摇天撼地的轰鸣,喜欢高声朗诵高尔基《海燕》中结尾那句话: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少年时,老屋是破旧不堪的,每每遇到大雨或是连阴雨,也会如杜工部那样“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就在那样的环境中,我会在接满盆盆罐罐的土炕上,找到一块不漏雨的地方静静读书。读累了,就从窗口看土墙头飘摇的小草,看墙身上绿绿的苔藓哭也似流泪的雨水,听着那滴滴答答时紧时慢的房檐水,油然想起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凄然和愁苦,我的心隐隐作痛,为词人担忧。然后再听那滚动在天边的隐隐的雷声,心情就渐渐归于平静,如笤帚扫过一般的清净而熨帖。 尔后一段很长的岁月,我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响过几次雷,下过几次雨,全然不记得,也没有用心感受过。一晃六十多年过去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如今该是心如止水的年纪了,对大大小小的雷雨,也应该从容淡定了。但偶遇雷雨,想起一些不平的事,常常还会有一种难以排解的纠结,也还有拍案而起的时候,也常常会想起清人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或杜工部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退休之后来到咸阳,还想着发挥一点余热,为社会做一点事,生活的倒也顺畅。离开了偏踞县城一隅的小院,住进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钢筋水泥把砖头紧紧包裹起来,双层的厚玻璃把人和外界隔绝开来,在打响雷下暴雨的时候,听不到隆隆的雷声了,也听不到滴滴答答的房檐水声了,只能从闪电在窗玻璃上划出的耀眼亮光知道下雷雨了。听那雷声闷闷的,好像离得很远很远,心里竟生出些许遗憾来。 在这种时候,我会打开窗户,放雷声进来,放闪电进来,也放那些急骤的雨点进来,似乎它们就是我久违的朋友,在我的内心深处,还为他们留着一席之地。想起近年来的反腐风暴,一个个贪官纷纷落马,就似乎听到隆隆的雷声,振聋发聩! 伫立窗前,我感受正当闷热难耐时这场及时的雷雨,感受打雷闪电带给我的喜悦,感受疾风骤雨送来的清凉,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儿时那间不蔽风雨的破屋,依偎在父母的身旁,我心里就有一股暖流传遍全身……